
伊能静儿子现身路边摊,生图下巴尖瘦成皮包骨,裤脚粘泥好随便
讲真,最近伊能静的儿子恩利又被大家“围观”了。
这次不是穿女装出圈,也不是在纽约大学拿奖学金,而是在路边摊前被网友拍到,状态看起来跟他以前的精致形象完全两回事。
一组现场生图曝光,没滤镜没修饰,直接把他的真实样子晒了出来,谁看了不感慨一句:明星孩子也有普通人的另一面。
前两年,恩利一度是“别人家的孩子”代表。
父母资源甩一般人十条街,自己还会艺术、懂导演、会穿衣,连毕业典礼都能让全家包飞机捧场。
那个时候,网上都是夸他有个性、敢做自己,还有人为他的女装造型点赞,说他活得自由又自信。
可现在,画风一变。
照片里,他穿着灰色夹克,头发没怎么打理,裤子是那种宽松款,裤脚拖地带着泥,脸上骨感明显,一副没睡够的样子。
要不是有网友喊一声:“这是恩利吧?”真的认不出来是那个家境优渥、时髦洋气的星二代。
其实这种落差大家并不陌生。
说白了,明星家庭的孩子,外界一直有“光环滤镜”。
一旦出现不符合主流审美的样子,比如邋遢、瘦到皮包骨、穿着随便,讨论马上炸锅。
“家里那么有条件,还能把自己过成这样?”“这可是伊能静和哈林的儿子啊,怎么像大学生刚下课逛夜市?”“裤脚都脏了,还不收拾一下?”留言区里各种声音,有人觉得他没偶像包袱很真实,也有不少人吐槽是不是压力太大才这样。
但要说,恩利这种状态,其实挺能代表现在很多“星二代”的困境。
一方面,身上背着父母的知名度,做什么都被放大,走到哪儿都有人点评。
另一方面,他们又想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不愿意被家庭背景束缚。
像恩利,小时候父母离婚,两个世界来回跑,一个教他守规矩,一个鼓励他表达自我。
后来他出国读书,女装、搞艺术、拍短片,完全是另一个路线。
可每次回国,舆论审视依然没变:一点“不正常”,立刻被拿出来说事。
就像这次,恩利在台北夜市吃小吃,摊子边上环境一般,柱子上都是油污,网友还专门提了句“那根柱子超级脏”。
他一副没在意的样子,低头拿着土豆丝,边吃边聊天,看上去也没啥包袱。
说白了,这种“放飞自我”,有网友看着舒适,觉得明星也是普通人。
可也有群体认为,这样活太“浪费资源”,既然拥有优越条件,为什么不收拾得体面点?
这种两极化讨论,其实每一次星二代现身都能看到。
别说是娱乐圈,现实里但凡家里有点名气、资源,孩子都在“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想做的自己”之间纠结。
前几年王诗龄瘦了20斤,大家都在夸她健康自律;但一旦变胖或者穿搭随便,又有人说她“不珍惜条件”。
同样道理,恩利这次出镜,皮包骨、裤脚脏,背后也是放大镜审视。
可他自己倒挺坦然,之前被拍到在伦敦市场蹲地翻唱片,鞋子破了也无所谓,还说“这才是我的真实状态”。
在采访里也讲过:“父母的光芒已经够亮了,我不想靠他们。”
回到现实,很多年轻人对所谓“精致人设”已经有点疲劳了。
不是谁都有能力一天到晚保持完美状态,尤其是那种被关注的群体,更容易被外界的评价左右。
恩利瘦、不修边幅,可能跟压力有关,也可能只是懒得在意。
毕竟现在流行“松弛感”,明星的孩子也想活得自在点。
只是外界对他们的标准太高,一点真实就容易让人议论。
其实换个角度看,能在23岁的时候敢于做自己,不管路边摊多脏,裤脚多泥,至少没有活成父母的影子。
这种选择,很多普通人未必能做到。
现在的恩利,发歌靠自己跑电台,拍片子自己找资源,妈妈想帮忙反而被婉拒。
这种独立和清醒,在星二代里真不算多见。
最后说一句,这种“随便”、“真实”是不是应该被批评?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节奏,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邋遢也好,精致也罢,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你觉得星二代就该活得让人羡慕,还是像恩利这样,偶尔随意、偶尔闪光?
说不定,这才是让人最服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