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雕三部曲》共有三位主角,分别是郭靖、杨过和张无忌,但无论如何,郭靖才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人物。郭靖不仅是《射雕三部曲》“射雕时代”的男一号,他还是“神雕时代”的精神领袖。即便他已经战死多年,但他留下的屠龙刀和倚天剑,依旧在后世江湖中掀起了无数波澜。
然而,按照郭靖的武功,即使是千军万马也难以将他击败。那么,为什么他会落得在襄阳城战死的结局?难道他身边有人投敌背叛?如果真有叛徒,他又会是谁呢?是不是契丹人耶律齐呢?
《倚天屠龙记》是《神雕侠侣》的后续作品,而这本书在发布时也吸引了大量关注。因为在《神雕侠侣》的结尾,金庸并未详细交代杨过和小龙女归隐后的生活,也没提到郭襄是否走出了情伤,最终是否和其他英雄结为连理。
但翻开《倚天屠龙记》后,读者会发现金庸并没有继续书写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甚至连郭靖的死因也被提及得相当简略:襄阳城破时,郭靖和黄蓉同死,屠龙刀也下落不明。郭靖的父母在西川,虽急忙赶来想要救援,却已为时太晚。
从这些描写中,读者慢慢领悟出金庸让郭靖死去的两个原因。首先,金庸在创作《射雕三部曲》时大量借鉴了历史,尤其是忽必烈围攻襄阳城的史实。历史上,襄阳城最终是被忽必烈率领的十万铁骑攻破的。其次,金庸塑造的郭靖是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即使知道城池危在旦夕,郭靖也绝不会抛弃百姓,他必定会选择战斗至最后一刻,甚至为国捐躯。
虽然历史如此,金庸为了让郭靖死得更具武侠色彩,在《倚天屠龙记》中仍然做出了改编。虽然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威力无穷,甚至能够与《九阴真经》、左右互搏之术等其他武技结合,展现出“以一敌七”的奇妙境界,可想而知,如果郭靖独自一人对抗敌军,忽必烈根本无法攻破襄阳城。
那么,问题来了,郭靖为什么会被击败?难道是身边的某个叛徒出卖了他?如果叛徒对襄阳城的布局和粮草了如指掌,能与忽必烈合作,忽然间给郭靖致命一击,那么即使郭靖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挽回局面。
有人猜测,耶律齐可能就是那个叛徒。理由是耶律齐是契丹人,他的父亲耶律楚材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并且他与忽必烈的关系非常暧昧。金庸或许根据这一历史背景,将耶律齐设定为一个贪生怕死、背叛郭靖的角色。耶律齐不仅是丐帮帮主,还是郭靖的女婿,如果他选择反叛,势必会对郭靖造成致命打击,甚至可能导致襄阳城的覆灭。
不过,也有网友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武氏兄弟才是出卖郭靖的叛徒。实际上,早在《神雕侠侣》时期,武氏兄弟就曾出现过临阵脱逃的情况。那时,杨过和小龙女尚未领悟双剑合璧的奥秘,他们仍然拼尽全力去救黄蓉和郭芙。而武氏兄弟此时却不断催促黄蓉赶紧逃命,甚至惹得黄蓉一阵怒斥。由此可见,武氏兄弟早有投降之心。
对于“谁是叛徒”这一谜团,网友们各抒己见。笔者也有自己的理解,只要把耶律齐与郭芙的名字合在一起念就能得出答案。大家知道,金庸在命名人物时非常讲究。他通过名字间的联想,常常能够隐含深意。比如,萧峰的名字中的“峰”暗示了他武功的巅峰,与父亲萧远山的“山”相映成趣,显示出父子之间的关系。
再看《射雕三部曲》,金庸借用了“靖康之耻”来塑造杨康和郭靖两个人物的名字,而黄蓉的“蓉”与郭芙的“芙”合起来便成了“芙蓉”,这既代表了她们母女的美丽,又象征着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那么,耶律齐和郭芙的名字又有什么寓意呢?将郭芙的“芙”与耶律齐的“齐”组合起来,念作“芙齐”,竟然与“夫妻”同音。这似乎暗示了金庸在书中设定的一个重要线索:耶律齐和郭芙终究是一对夫妻,无论是生死、贫富,还是荣辱,他们的关系注定是不可分割的。
既然如此,耶律齐这样一个看重夫妻之情的人,怎可能背叛岳父、背叛妻子和襄阳城?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神雕侠侣》中,耶律齐在与蒙古鞑子作战时,便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气概。当时,杨过为救他冲进敌阵,却听到耶律齐说:“杨兄弟,多谢你相救,但我还有部下被困,义不能独生,我要和他们同死。”由此可见,耶律齐早已决定为国捐躯,难以想象他会做出背叛之事。
总而言之,金庸的武侠小说充满了各种悬疑与谜团,尽管这些谜团看似毫无头绪,但仔细阅读、细心推敲,就能从中发现蛛丝马迹。那些耐人寻味的谜题,最终也都会迎刃而解,这才是金庸作品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