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0届金钟奖上,小S凭《小姐不熙娣》夺综艺节目主持人奖,却因“骨灰项链”“姐夫我很爱你”等发言,让荣誉瞬间让位于争议
这一幕发生在10月17日晚,台北流行音乐中心的灯光刚落,小S一开口就是那句“姐,谢谢你!”
镜头迅速聚焦,她眼圈发红,声音紧了又松
她拿到奖,却把注意力推向已逝的姐姐
说白了,这晚最热的不是奖,而是她如何讲姐姐
后台采访,小S转身给媒体看后颈,“媛”字纹身黑得发亮,是她亲自写的字,范晓萱帮忙刻上去
她又抬了抬脖子,露出一串黑色项链,平静地说用到了大S的部分骨灰
她在后台展示“媛”字纹身和骨灰项链,引爆当晚最激烈的争议
网传这类项链不止一条,由具俊晔手作,分送给大S生前的好友
网传项链由具俊晔手作并分送好友,这一细节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有人理解思念,也有人皱眉:骨灰不是“纪念品”,这道线,能不能别跨?
社交平台很快炸开
一部分人替她心酸,觉得这是妹妹的执念和自救;
另一部分人直指“消费逝者”,每次出镜都把话题往姐姐身上拉
“记忆可以贴身,逝者也该安息”
这句评论被转了很多次,刺有点钝,但扎得深
更扎心的是,大家开始追问:那两个孩子呢?
生前大S最挂念的是孩子,这一点在访谈里反复提过
大S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可在公开叙事里孩子的存在感几乎归零
同一时间,S妈也在社交平台断断续续发声,说自己“撑不住”“太难了”
如果说“保护大S爱的人”是承诺,那么孩子与长辈,是不是也该在“被看见”的名单里?
小S当晚还不吝把聚光灯给了姐夫
小S在台上高调表白:‘姐夫,我很爱你’
她说具俊晔天天去金宝山,坐在墓前给大S画像,家里已经摆了不少
她的描述,把具俊晔塑造成‘每天在金宝山作画’的痴情人
不少人此前对具俊晔的质疑很重,如今听到“每日作画”,又动摇了:也许真情未必都要大声,但这一位看起来真的很用力
可转念一想,矛盾也来了
具俊晔自己说过,要保护大S爱的人
可如果他说要守护大S爱的人,他是否也该把精力分一点给长辈与孩子?
这不是挑刺,是常识
爱一个人最难的部分,是把爱落到她在乎的人身上
说到“边界”,小S的旧片段又被翻出来
她之前多次在公开场合和姐夫热舞、拥抱,有次后台镜头里,她直接把手按在具俊晔胸前,具俊晔明显不自在,赶紧拿开,她却笑得很高兴
后来陶晶莹打趣“我也可以吗”,小S截断说不行,接着补一句:“外人不行,只有小姨子可以”,这句玩笑像一根鱼刺,卡在很多观众心里
玩笑是玩笑,但边界是边界,尤其当悲伤与亲密叠在一起时
对前姐夫汪小菲,她也曾在节目里“玩很大”
她说汪小菲常借玩手机偷看自己,自己一度怀疑“是不是暗恋我”;
还说大家喝多了会吵,他会把她按墙上亲她,虽然当场汪小菲回了句“你幻想吧”
三人录夫妻综艺时,她走在夜路上叫着“老公,来追我啊”,转头又问“要不要保护小姨子”“是不是想抱小姨子”
面对汪小菲,她又曾在节目里抛出‘你是不是暗恋我’的试探
这些桥段当年被剪成综艺笑点,如今看,更多人感到尴尬
再看她的婚姻叙事
领奖那刻,她念到“最重要的三个人”:姐姐、妈妈、姐夫
她拿奖时念到的‘最重要的三个人’,没有丈夫许雅钧的名字
不是谁必须被提,但在公众语境里,这个“空缺”难免引人联想——亲疏远近,常藏在最不经意的一句话里
如果一定要把当晚的“雷点”梳一梳,画面大概是这样:其一,复出第一战,她把镜头反复对准逝去的姐姐,被质疑“消费”不可避免
而她或许只是想把支撑她的人摆在最前,也在所难免被误读
其二,骨灰项链的做法突破了部分人的伦理红线
有人接受,有人无法
其三,公众叙事里少见对孩子与长辈的安顿与陪伴,情感表达显得单向
这让“深情”像是独白
其四,对姐夫与前姐夫的肢体玩笑与暧昧话术,边界感持续拉扯
娱乐化表达换来的,是现实关系的负担
其五,丈夫的缺席式存在,加剧外界对婚姻状态的猜想
这些点叠起来,难怪会引来那句老话的回声:汪小菲曾抱怨“小S在我们的婚姻里上蹿下跳”,当时很多人只当情绪宣泄
如今再看,至少不再那么轻飘地被忽略
把悲伤当舞台,把亲密当段子,把边界当噱头,这一夜让她口碑折戟
有业内人士提到,频繁以逝者为传播支点会严重透支公众耐受,也会反噬商业合作
有业内人士提到:公众人物可以悲伤,但不该把悲伤变成他人的不适
话说回来,情绪本来就没标准答案
有人需要仪式感,有人靠忙碌自救
只是在灯光下说出口的话,在社交平台会被成倍放大
真正的难题不是风评,而是她接下来如何与家人与公众重新谈边界与责任
她会不会给出更平衡的回应?
节目和代言方会不会观望?
这些悬着的问号,可能比奖杯更沉
说到底,观众也不是不近人情,大家等的,是一次把“爱”落地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