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晶在直播中的言论犀利引发全网热议,将矛头对准大小 S 姐妹。
他毫不留情,直接辣评二人“黑又土”。
除外形吐槽外,王晶还进一步提及二人社交偏好,称小S向来“专嗨男大帅哥”!
2025 年 10 月 23 日,王晶的直播前的一句话让全网炸了锅。
这位以敢说闻名的导演,在《王晶笑看江湖》里聊起二十多年前初见大小 S 的场景,一句 “当年就是两个小黑妞” 冲上热搜榜第五。
有人翻出 1998 年《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截图,照片里姐妹俩穿着花衬衫,皮肤黑得发亮,和后来镜头前白到发光的模样判若两人。
也有人替大S抱不平,毕竟那时她刚离世不久,反复提旧事总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这场争议远不止 “翻旧账” 那么简单。
大小 S 从 “小黑妞” 到顶流的路上,藏着太多娱乐圈对女性的苛刻规矩。
1990 年,姐妹俩还是跑外景的娱乐记者,每天顶着大太阳追着明星采访,皮肤晒得黝黑是常事。
那时候的娱乐圈,审美还停留在 “白瘦幼” 的单一标准里,林青霞那样明艳白皙的美人是主流,像大小 S 这样皮肤黑、风格跳脱的,被制作人王伟忠称作 “野生小兽”,连正经的艺人合约都难拿到。
后来 SOS 组合遇到合约纠纷,姐妹俩几乎被逼到绝境,只能转型主持《娱乐百分百》。
这档节目最初收视率惨到只有 0.3%,为了活下去,她们戴着鲨鱼头套播新闻,在节目里敢说别人不敢说的大实话,甚至推出《变态少女》专辑,把 “不完美” 当成自己的标签。
也就是这段日子,大 S 开始疯狂追求美白,不是简单涂防晒霜,而是全年用掉 4 盒防晒霜,十几年不晒太阳,连咖啡、酱油这些黑色食物都碰都不碰。
有次为了控制体重,她三周只吃香蕉,最后身体机能紊乱住进医院,医生劝她别再折腾,她却在后来的《美容大王》里写 “宁可死在美白针下,也不愿输给紫外线”。
王晶在直播里直接点破 “大 S 皮肤变白是打针之后才白的”,这话没说错,但很少有人知道背后的代价。
台湾皮肤科医学会 2024 年的报告里明确写着,美白针成分没获得 FDA 认证,长期使用可能伤肝。
有皮肤科医生透露,自己每个月都会接诊五六个因美白针导致肝损伤的艺人,而 2005 年《美容大王》出版后,台湾地区美白针的销量直接暴涨 300%,很多女艺人跟着大 S 的方法尝试,不少人都落下了病根。
大 S 自己也没逃过,长期注射美白针加上服用凝血剂,她的免疫力越来越差,后来还因为这个频繁生病。
和姐姐一条路走到黑的美白不同,小 S 走了另一条路。
她没纠结肤色,反而在综艺里放大自己的犀利和幽默,《康熙来了》里敢调侃明星,《小姐不熙娣》里甚至会直接摸男嘉宾的肌肉,这种 “不按常理出牌” 的风格让她成了 “毒舌女王”。
可即便如此,王晶早年对她们的评价还是藏着差别。
2009 年他就说大 S “美感喜感兼备”,却暗讽小 S “不上镜”。
这种差别对待,其实是娱乐圈对女性的另一种规训,要么美成标准模板,要么就得在其他地方足够 “出格”,才能有立足之地。
王晶这不是第一次靠吐槽明星上热搜了。
翻他近二十年的采访,2019 年吐槽刘德华 “演技僵硬”,被粉丝围攻后只能道歉;2023 年爆料周润发 “耍大牌”,最后删博收场;2025 年 7 月更在回忆录里扒舒淇 16 岁拍性感写真的往事,提柯俊雄在《变态少女》里 “魔改剧本” 的细节,被骂 “揭人伤疤”。
这次聊大小 S,连他一手捧红的 “晶女郎” 邱淑贞都忍不住在评论区留 “积点口德”,可见圈内人对他这种风格也早有不满。
更有意思的是数据,王晶聊完大小 S 后,直播间观看人数从 12 万涨到 86 万,带货销售额直接翻了三倍。
有业内人士透露,王晶团队每季度都会策划一次 “圈内话题”,就是为了维持热度。
这场风波里,最矛盾的其实是观众。
一方面,大家总好奇明星的 “真实面貌”,翻出大小 S 早年的黑照讨论得津津有味;另一方面,又会在王晶提大 S 健康隐私时骂 “消费逝者”。
现在再回头看大小 S 的经历,会发现她们的蜕变从来不是 “靠美白逆袭” 那么简单。
大 S 为了符合行业审美,把自己逼到身体垮掉;小 S 靠打破规则找到出路,却还是逃不过舆论和资本的裹挟。
好在现在风向慢慢变了,00 后艺人张子枫坚持 “自然黑皮”,反而被护肤品牌看中,打破了 “白才是美” 的垄断;《南都娱乐周刊》2025 年的调查显示,愿意尝试极端美白的女艺人比五年前少了 40%。
这场由 “小黑妞” 引发的风波,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的种种规矩。
审美是枷锁,真实既稀缺又珍贵。
大小 S 从跑外景的记者到顶流艺人,用二十多年证明,比起变白变美,那些没被规训的 “野生生命力”,才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
而我们这些看客,或许也该慢慢明白,对明星的关注,不该停留在外貌和八卦上,多看看他们背后的挣扎与坚持,才是对彼此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