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观众是在倪萍主持春晚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
她不只是一位广为人知的主持人,更是一名出色的演员。
在事业领域,她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然而在感情方面,却饱经波折。
甚至宣称“倘若有来世,既不要父母,也不要子女,更不要家庭”。
财富再多又有何益处?直至如今,66岁的倪萍仍未与母亲达成和解。
她心中一直有个伤痛,那便是原生家庭。
01 一生都在尝试和解
常言道,“幸福的童年能够疗愈一辈子,而不幸的童年却需用一辈子来疗愈”。
瞧着倪萍光彩照人,于荧幕之上熠熠生辉,是众多主持人的前辈。
不管什么都能直言不讳,全然不在意是否会冒犯他人,着实令人心生艳羡。
然而,背后的辛酸,唯有她本人清楚。
这所有的事情,都得从倪萍童年时期的生活讲起。
实际上,倪萍并非她原本的名字。出生之际,她被取名为刘萍。
1959年,倪萍于山东威海的一个平常家庭诞生,她还有个哥哥,且哥哥比她年长。
自她有记忆以来,父母就开始起争执,常常会为了一件小事而争吵得没完没了。
在她年纪尚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她与哥哥一同跟随母亲生活。
倪萍对父亲几乎没什么记忆,极少返家,即便回来一次,也不与他们交流。
妈妈有着重男轻女的观念,目光始终聚焦在哥哥身上,完全忽视了她的存在。
凡事都优先替哥哥着想,母亲一边工作维持家庭生计,一边照料两个孩子。
由于事务繁杂难以兼顾,实在忙不过来,所以倪萍在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就被送去幼儿园进行长期托管。
由于数月才返家一回,姥姥于心不忍,便将她接到身旁照料。
对倪萍而言,最开心的事儿莫过于和姥姥待在一块儿。
外婆会给她传授道理,对她疼爱有加,但凡有美味的食物,总是优先让她品尝。
倪萍缺失的父爱与母爱,被姥姥逐步填补起来。
然而,当她到了该上小学的岁数时,就不得不离开姥姥,回到母亲身旁。
对她而言,母亲是个陌生的存在,可她内心却十分渴望能拥有母爱。
然而,她回到母亲身旁生活后,过得并不愉快。
她与哥哥所享受的待遇截然不同,各类美味的食物总是优先让哥哥享用。
妈妈个性强势,对她的管束十分严苛,而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让妈妈认可。
即便她把事情做得十分出色,母亲也很难对她表示认可与满意。
在姥姥那儿,她哪怕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得到姥姥满脸笑容的夸赞。
妈妈老是板着脸,她每次见到妈妈都格外紧张,每日不敢嬉戏玩闹,一放学就去写功课。
尽管家中空间不大,可她走动时还是会避开母亲,防止目光交汇。
令她最为铭记于心的是母亲偏向哥哥,哪怕她用一块大肥皂清洗手绢,都会遭到数落。
她只能吃有个洞已经腐烂的苹果,而哥哥却能享用完好的苹果。
母亲也许是疼爱她的,只不过不清楚该采用何种方式与口吻。
举例来说,在递东西的时候,并非规规矩矩地交到你手上,而是直接丢在你跟前。
倪萍的性格较为执拗,这种方式她难以接受,于是她也不再吃了。
然而,不容置疑的是,她学业成绩出色,塑造了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个性。
她对母亲的情感颇为复杂,终其一生都在努力与母亲达成和解。
这是她内心的疙瘩,与他人达成和解,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松绑。
然而,直至她66岁,依旧难以对原生家庭放下心结。
02 丰富的感情生活
倪萍17岁时,凭借出色的成绩被山东艺术学院录取。
在上学之前,她专门把名字由刘萍改成了倪萍,随妈妈的姓氏。
本想借这种途径宽慰妈妈,没料到却让她的父亲受到了伤害。
倪萍容貌出众,在事业上一路顺遂,然而感情生活却颇为坎坷。
成名之后,她和郭达曾有过一段经历。
二人年龄相近,郭达风趣诙谐,常常能消除倪萍内心的烦忧。
彼此相处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顺理成章地发展成了情侣关系。
两人感情稳固之后,着手商议婚姻大事,然而郭达的母亲对此表示反对。
通常而言,得不到父母认可的爱情,大多难以收获幸福。
随着二人在名气和事业方面的差距日益显著,他们最终选择了分开。
直至如今,倪萍与陈凯歌的那段爱情仍被人们饶有兴致地谈论着。
1991年,她邂逅了陈凯歌,一方是才情卓越的导演,另一方是举止大方、气质端庄的主持人。
双方实力相当、男女才貌匹配,怎么瞧都十分登对,还得到了外界的祝愿。
在两人共同居住期间,倪萍负责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包括洗衣和做饭。
陈凯歌父亲离世之际,她停下手头的工作,帮他处理丧葬事宜。
在旁人看来,大家都觉得倪萍会成为“陈家媳妇”,他俩的婚事似乎很快就会有结果。
谁曾料到陈凯歌已然变心,最终与陈红携手相伴。
后来,倪萍结识了摄影师王澜,二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礼堂。
还诞下了儿子虎子,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被检查出眼睛存在问题。
倪萍没做丝毫犹豫,抱起孩子便踏上求医之路,谁能料到,这一路的辗转奔波竟持续了十年之久。
作为一位母亲,会将孩子视作比自身更为重要的存在。
倪萍怀揣着全部积蓄前往美国给儿子医治眼睛,倘若钱不够,即便卖掉房子也要补上缺口。
十载光阴里,她领着儿子在中美两国间往返奔波。
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儿子,忽视了自身,还舍弃了事业。
仅仅在某些时候会参与一些商业演出,以此为儿子筹备医疗费用。
直至儿子12岁的时候,好消息总算降临,眼睛状况有所改善。
无需每年都来做复查,等结婚的时候再来复查就行。
前不久,倪萍参与了一档访谈类节目,又一次谈到了母亲。
母亲年逾九十,可她仍未与母亲彻底达成和解。
母亲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虽未对她动手,但却对她实施了冷暴力。
母亲已达九十岁的高寿,而她也六十六岁了。大半生已然过去,没什么事情值得再去计较了。
然而,她的内心依旧隐隐作痛,难以做到彻底释怀。
母亲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为避免听母亲的唠叨与指责。
她能够一口糕点和苹果都不吃。
因为母亲患上了青光眼,双眼失去了光明,所以她将母亲接到自己身旁照料。
这本是她作为子女理应展现出的孝顺之举,然而她在内心深处却并未全然谅解。
倪萍坐在母亲的病床旁,当母亲伸手去触碰她的脸颊和头发时,她并未抗拒。
然而,她会不由自主地起鸡皮疙瘩,毕竟自打她有记忆以来,她和母亲从未有过拥抱的举动。
如今母亲对她关怀备至,每次她出门,母亲都会再三嘱咐。
然而,对倪萍而言,这些关怀都来得太迟了。
结语
若心中有爱,就应当学会将其表达出来,因为再多的财富,也无法替代家人给予的关爱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