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晚,重庆卫视《最美的你》第八集《破浪向远方》登陆荧屏。本期节目聚焦“一带一路”,讲述了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袁理,与广西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延,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携手攻坚、共同谱写开放新篇的奋斗故事。
作为编导,如何将这条国际物流通道的成就转化为观众愿看、看懂、记住的故事?最终,我们的创作锚定了两个支点:“生活的烟火气” 与 “奋斗的凡人歌”。
一、民生视角:寻找宏大叙事的“微观注脚”
“西部陆海新通道”若仅停留在货运量、增长率等数据层面,难免与观众产生距离。我们认为,必须找到它融入日常生活的“认知锚点”。
在重庆,我们捕捉到“榴莲班列”这一载体。当东南亚榴莲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直达内陆餐桌时,“降本增效”不再是抽象术语,它变成了消费者手中更实惠的“果王”,变成了直播间热销的“爆款”。这趟“甜蜜之旅”,直观诠释了袁理所追求的“成为降本增效标杆”的真正含义。
在广西,我们发现北部湾港自动化码头的“游戏手柄”是绝佳切入点。面对U型码头和无人化作业,我们将操控龙门吊的摇杆与游戏手柄类比。VCR中,操作员像玩精密游戏般轻松操控庞大机械,让“智慧港口”的效率提升一目了然,也使周延领导的这场港航变革显得既酷炫又亲切。
二、人物弧光:用个体选择映照时代浪潮
民生视角是骨架,人物故事则是血肉。我们并未将袁理和周延简单塑造成绩汇报者,而是深入挖掘他们作为“选择者”的内心世界。
袁理的叙事核心是“破界”。作为综保区管理者,他的挑战在于打破观念与制度壁垒,在西部内陆打造开放新高地。我们不仅展现他推动江津班列的业绩,更着重呈现他面对困难时的智者思维。他的个人励志故事与团队的拼搏精神交织,勾勒出重庆枢纽港园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奋进群像。
周延的叙事核心是“扎根”。他选择回到出生成长之地,投身北部湾港建设。面对三港合并的复杂整合,他的动力源自对家乡的眷恋与责任。节目中那句“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依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平淡却充满力量。这份质朴初心,支撑他带领团队将北部湾港打造成新通道上的战略支点。
通过两人跨越山海的对话和个人故事的穿插,我们构建出清晰的人物弧光:从个人初心,到团队拼搏,最终升华为推动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
三、价值共鸣:在山海交响中聆听奋进之歌
本期节目的深层诉求,是实现从“成就展示”到“精神共鸣”的跨越。袁理在内陆的“破界”智慧与周延在沿海的“开拓”精神,看似在不同赛道,实则同频共振。他们共同诠释了“开放”与“奋斗”的时代主题。
我们将两地往来合作提炼为“山海交响”的壮美意象——山城重庆的坚韧务实与北部湾海的奔涌开拓,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奏响了协同发展的华彩乐章。
四、结语
《破浪向远方》想记录的,不仅是班列的轰鸣与港口的繁忙,更是这壮阔景象背后决定“破浪”前行的身影。是袁理们打破常规的眼界与魄力,是周延们扎根故土的情怀与执着。我们能做的,就是用镜头捕捉榴莲的甜蜜、手柄的灵巧,记录他们谈及事业时眼中的光。当下次人们谈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或许会想起:那是让榴莲更甜的通道,是让码头像游戏一样高效的变革,更是由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用青春与选择写就的开放新篇——这,就是我们想呈现的“破浪”精神。
(撰稿:《最美的你》编导 冉进颖、谢恩)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