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剧集圈正悄然上演一场「时长变形记」:长剧开始瘦身,短剧却悄悄扩容。
八月国家广电总局的备案公示里,慈文传媒携手北京慈文电影、好来西影视打造的都市轻喜剧《爱上这条街》正式拿到「准生证」,成为国内首部官宣的现实题材「中剧」。这部预定2026年贺岁档的创新之作,将以每集20分钟的轻体量试水新赛道,背后还藏着张星光熠熠的演员阵容图——梁天、于谦、宋晓峰等新老戏骨齐聚,俨然要烹制一桌京味喜剧年夜饭。
这场变革的真正里程碑,是「中剧」首次在官方文件里拥有了姓名。《爱上这条街》作为现实题材首发阵容,与《朱雀堂2》共同勾勒出中剧的形态轮廓:单集15-30分钟,恰好在传统电视剧的深度与微短剧的轻盈间找到黄金平衡点。值得注意的是,《朱雀堂》首季曾戴着「微短剧」标签,如今随着赛道细化终于认祖归宗。
相较于传统剧集,中剧既保留了电影级制作质感,又巧妙融入了短视频时代的节奏美学。《爱上这条街》用七个单元故事串起当代生活图鉴——从沪漂生存指南到智能时代迷思,从婚育焦虑到代际和解,20分钟的容量里既要呈现社会切面,又要完成情感共振,恰似在叙事深度与观看便利间走钢丝的艺术。
这场时长革命背后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当微短剧的「电子榨菜」已无法满足胃口,注水长剧又让人食之无味,中剧以恰到好处的体量精准切中当代人的观剧痒点。政策东风同样功不可没,从「微短剧 」计划到「广电21条」,都在为创新内容开辟快速通道。
这场变革正在重塑行业基因。对于创作者而言,20分钟时长方寸之间要完成起承转合,相当于用七律格式写史诗;对制作公司来说,中剧恰似风险可控的内容实验室,既能孵化新IP又能锤炼创作团队。慈文传媒此番联手梁天导演团队,用京腔京韵讲述「五方街」的烟火人间,正是传统影视公司转型的典型样本。
随着《爱上这条街》开机,2026年或将迎来「中剧元年」。当行业站在内容升级的十字路口,这种新形态正在开辟更灵活的创作路径。不过无论形式如何创新,最终能留住观众的,永远是那份穿透屏幕的真诚与匠心。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