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综艺节目《声鸣远扬》在多个平台正式首播。与已经在央视播出的《中国唱将》相比,《声鸣远扬》更加侧重于歌手选秀这一核心内容。通过精心设计的节目环节,每一位晋级选手都被赋予了明确的标签,并且形成了深刻的观众记忆。用节目中的“导师”之言来说,就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首期节目共计六位选手晋级,分别是张璐涵、李佳蕾、钟嘉诚、李斌彬、胡潇灵和夏哲轩。每位选手都有鲜明的观众记忆点,而这些记忆点并非来自他们的演唱作品,而是来自演唱前后的介绍、阐释,以及个人形象等方面。
首位晋级的张璐涵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首先是她那套西装配裙子的独特装扮。随后,她在演唱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导师要求她展示不同唱法的切换,张璐涵成功完成了这一挑战,展现出她能够驾驭流行、美声、民族等多种唱法的能力。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她的记忆点,正是选秀节目想要达成的目标。
接下来是李佳蕾,这位双胞胎姐妹中的一员,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则更为直接。尽管她演唱的歌曲或许难以被大多数观众记住,但她赛前的介绍却深刻刻画了她的形象。来自黄河入海口的大平原,双胞胎姐妹一起参赛等细节,形成了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情感联系,尤其是关于“给老李家争光”的说法,进一步增强了她的观众记忆点。
第三位晋级歌手钟嘉诚,以其极具流量潜力的形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虽然他在音乐剧领域已有500场演出经验,但在《声鸣远扬》这个舞台上,他凭借其帅气的外表和吸引女性观众的流量优势,迅速获得了关注。若将他放在《中国唱将》的舞台上,凭他的经验和实力,恐怕未必能脱颖而出。
李斌彬和胡潇灵的晋级,也有着类似的情况。尽管他们的唱功如何暂时无法评价,但他们的外貌和形象明显符合选秀节目的流量需求。选秀节目中,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往往会基于选手的外貌和形象为他们加分。这种趋势表明,选秀节目不仅仅是评判歌唱技巧,更是一个关于形象和魅力的较量。
最后,夏哲轩的晋级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尽管他的演唱表现平平,但他在舞台上的言辞和情感表达极具看点。导师们评价他“说的比唱的好听”,他的情感和语言表达帮助他塑造了一个“草根音乐人”的形象。那种“我很难,我不容易”的人设,在歌手选秀节目中屡见不鲜,虽然曾经被批评为套路,但却屡试不爽。例如,曾经的选手杨超越就是凭借类似的人设成功突破,最终成为观众心中的“村花”。
通过这些观察,《声鸣远扬》展现了其鲜明的选秀特色——不仅仅关注选手的歌曲演绎,更注重通过节目环节和选手的个人特点为其打造深刻的记忆点。这些记忆点不仅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也为选手未来的商业价值奠定了基础。流行音乐在这个舞台上占据了重要位置,最终捧出的歌手将成为新一代的流量明星。
与之相比,央视的《中国唱将》则更专注于演唱技巧本身,不会通过其他手段来创造歌手的记忆点。在《中国唱将》的舞台上,最终亮相的选手大多以美声和民族唱法为主,呈现的是一场高水准的歌唱技艺的较量。因此,虽然《中国唱将》在音乐艺术上具有深厚的积淀,但市场和流量的归属,则更多属于《声鸣远扬》。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