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端午节,广州的彩虹曲苑里掌声雷动。89岁的黄俊英老先生精神矍铄,站在舞台中央,台下观众举起写着“羊城笑星,宝刀未老”的灯牌,热烈的呼喊声震耳欲聋。这场粤曲情景剧的演出,由他一人串联起百年粤曲历史,从上世纪30年代的传统韵味,到现代创新的演绎。每次谢幕,他都要十几次鞠躬,才依依不舍地退场。

黄俊英不仅是台上风光无限,在后台,他还是年轻演员们的“活字典”。坐在折叠椅上,手中摇动着折扇,和蔼地与他们分享经验:“粤语相声,要接地气,就像街坊邻里聊天一样自然,把《广州话趣》中的俚语活用起来。”工作人员透露,黄老对演出细节的执着几近苛刻,哪怕是0.5秒的灯光误差,也要坚持调整。7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他始终坚守着“差一点都不行”的原则。

然而,在黄俊英事业的光环背后,默默守护他的,却是88岁的妻子崔凌霄。每场演出,她都会安静地坐在轮椅上,在侧幕的阴影处等候,手中总是拿着一个保温杯,杯中泡着罗汉果茶。演出结束后,黄俊英总是第一时间走向妻子,接过她手中的保温杯,动作自然得如同条件反射。这个结婚61年的夫妻,依偎在一起,成了后台最温馨的一景。

有人问黄俊英,年纪这么大了,登台是不是很累?他指着妻子笑着说:“有妻子在,我就有精神,比吃人参还管用。”

黄俊英与崔凌霄的爱情故事,在岭南曲艺界流传了半个多世纪,成了一段“女追男”的传奇。1958年,19岁的崔凌霄从香港回到广东,穿着枣红色的背心裙,扎着蝴蝶结的马尾,一出现就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而那时的黄俊英,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演员,虽能唱粤剧,擅长三弦扬琴,但名气平平。追求崔凌霄的人很多,他们送花送点心,可她却偏偏看中了黄俊英。因为黄俊英和别人不同,他总是拿着剧本和她讨论乐理,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让崔凌霄动了心。

崔凌霄曾笑着回忆:“他不高大也不帅,但一拿起乐器,就发光。现在老了,反而觉得他越看越帅。”1964年,两人结婚,当时崔凌霄的名气和收入都比黄俊英高,家庭的经济重担几乎全落在了她肩上。甚至连大床和床头柜,都是崔凌霄出钱买的。黄俊英时常开玩笑说自己“吃软饭”,可他有着一个“杀手锏”:从结婚的第一天起,他就把工资卡交给了妻子,而至今,所有收入仍由崔凌霄掌管。黄俊英常说:“锡老婆会发达,也就是疼老婆会发财。”这句玩笑话,成了他一生的信条。

黄俊英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家庭的幸福上,更体现在他对粤语相声的开创性贡献。1962年,年仅22岁的黄俊英做了一件大胆的事:他将北方的相声改编为粤语演出。在此之前,相声多用普通话表演,南方观众对这种形式并不买账。黄俊英把粤语歇后语、市井民生的小事融入剧本中,如《三六九查户口》里的广州方言梗,以及《打破常规》中的街头趣闻。这种“选材社会化、语言生活化”的创新,第一次在农村演出时就火了。观众们纷纷搬着板凳来占座,有人甚至看完一场后,还舍不得离开,连着看三场。

这种创作思路后来被他总结为粤语相声的“四化”理论,成为了行业的准则。而让他真正成为“全民笑星”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综艺节目《万紫千红》。黄俊英和杨达的相声成为节目的收视保障,广东的每家每户,电视一开,便锁定了这个频道。孩子们学着《比你高一点》里的台词互相打趣,老人们则把《省港澳大比拼》里的段子当成了聊天素材。

黄俊英火到什么程度?有一次,他去菜市场买菜,摊主为了让他现场来一段相声,竟送了他两把青菜。黄俊英和杨达这对搭档,从上世纪50年代起便开始合作,共同书写了粤语相声的黄金时代。在他们最火的时候,甚至一天演四场,后台总是备着大锅饭,谁有空就扒两口,继续上台。

1983年,杨达担任广州市相声艺术学会会长,黄俊英担任广州相声艺术团团长,两人联手把粤语相声推向了巅峰。崔凌霄和杨达也是多年老友,早年在广东民间曲艺团演出时,两人常被打趣为“金童玉女”。她亲昵地叫杨达“死仔达”,这一声带着浓浓粤语亲切感,喊了几十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时代终究会有落幕的时候。今年6月,黄俊英在一次聚会上见到了轮椅上的杨达,昔日的搭档已是反应迟缓。他握着杨达的手,忍不住流下泪来。去年春节,黄俊英夫妇去探望杨达时,崔凌霄曾感慨道:“见多一次得一次。”没想到她的话竟然成了预言。如今,每当黄俊英在舞台上演绎经典段落时,他不自觉地望向空着的地方,那是杨达曾经站立过的地方。这份深情,早已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

在事业最忙的时候,黄俊英一年要演上百场,足迹遍布广东的每个角落,演出了几千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然而,舞台下的他,却是一个愧疚的父亲。因为事业的缘故,儿子黄嘉宪刚出生时,他甚至错过了儿子学走路的时刻。家中的一切事宜全靠崔凌霄支撑,送孩子上学、照顾老人、打理家务,甚至还要帮他处理剧团的后勤工作。黄俊英说,他对家人的愧疚深重,尤其是对妻子和儿子。在一次访谈中,他流露出对这份亏欠的深深歉意。

这份愧疚,直到孙女出生后才得以弥补。2016年,黄俊英的孙女降生,80岁的黄俊英推掉了不少商业演出,每天都雷打不动地陪伴孙女,教她说粤语绕口令,给她讲相声小故事,甚至带她去看自己的演出。在他的70周年从艺晚会上,9岁的孙女与杨达的孙女一同登台演绎了短相声,台下的黄俊英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他说这孩子有天赋,但是否学习相声,完全看她自己,他从不强迫,只是在家定下了一个规则:全家人都必须说粤语,因为这是祖宗的语言,不能丢。

尽管孙女充满潜力,黄俊英更为担心的是粤语相声的传承。他已收了四十多个徒弟,其中不乏陈坚雄、何志锋等知名演员。然而,他坦言,至今未能找到一个能完全接过自己重担的继承者。随着一位位老搭档和徒弟的离去,黄俊英常常在参加葬礼后独自关在书房,翻看过去的演出录像,思绪万千。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