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几段录音,让“繁花”现了原形(申鹏是谁 知乎) 99xcs.com

《繁花》剧组的丑闻,已经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吃瓜”话题。每当大家以为风头过去,一些更为震惊的消息便又出现在公众眼前。最新泄露的录音内容,更是让人无法再忽视——这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剧组,而是一个追求利益、剥削创意、践踏人性、腐化堕落的腐朽作坊。它不仅压迫年轻编剧,试图靠资本手段剥削年轻人的智慧与才华,盗取剧本和故事,它甚至反对一切现代的价值观与思想。表面上,他们一边享受着普通民众的财富,一边又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这些民众的利益。更糟糕的是,他们思想上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令人深感失望。我们高估了他们的道德水准,事实上,他们甚至不如普通人。

如果你听过那段录音,你会明白,娱乐圈的腐化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这个圈子充斥着傲慢、腐朽、油腻、封建、无耻的气息,每个人都不干净。正如当初对这部剧的预期一样,《繁花》的表现正符合我们对它的刻板印象。剧中的内容并非讲述新时代,而是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腐朽、堕落的社会。它所展示的不是工业化、现代化的新上海,而是一个充斥着勾心斗角、投机取巧、金钱至上的阴暗角落。所谓的“繁花”不过是腐烂的脓疮,充满虚伪和堕落。

至于剧中的剧情,估计许多人早已记不清。毕竟,这部剧的内容实在令人失望,当初被捧上天的种种宣传,最终都被证明不过是虚假的幻想。它讲的并不是上海,也不是中国的现实,而是他们这些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相互压榨、污秽不堪的小圈子。剧中的“实业家”,看似是在讨论经济,却不就是炒股、投机、赚些小钱?这种“内幕消息”的做法,想必是仿效了蒋介石年轻时混迹上海滩的旧做法。这样的逻辑,无法为今天的中国带来任何价值。

如果你对比一下《大江大河》中的人物,那些在普通企业中奋斗的雷东宝、宋运辉和杨巡,他们的形象和价值观无疑要比《繁花》中的“宝总”更具亲切感。对于那些“改革先锋”和追求财富的人们,虽然可以称赞他们在财富上的成就,但不应忽视他们的人品与道德。我们应该歌颂的是那些有良心、有道德的富人,而不是让腐化堕落成为榜样。

《繁花》中的镜头语言也令人不悦。很多本该简单明了的内容,被过度渲染和曲解,像是光怪陆离的迷雾,话题兜圈子,百转千回。许多镜头都不知所云,把些许的装饰当作了主要内容,极尽铺张和浮夸之能事。明明是在讲商战,却拍得像极了民国时期的戏剧风格。即使是设定在新中国的上海,镜头里却弥漫着三十年代民国的味道,廉价的脂粉香和下水道的气味扑面而来,令人不适。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剧中完全忽视了上海的普通工人生活。1990年代初的上海,工业和企业依然繁荣,工人新村、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都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存在,而这些被戏剧忽略了。剧中的世界里,只有富人纸醉金迷,普通人只不过是为了上位而勾心斗角,充斥着对贫民的恶意揣测和庸俗想象。剧组显然把穷人和富人的对比,做成了无尽的对立:富人是优雅、高尚、道德的代表,而穷人则是贪婪、堕落的化身。资本操控着舆论,连粪便都能包装成巧克力味。

当初,这部剧因为过度的宣传炒作一度让人感到兴奋,大家纷纷跟风,夸赞它多么符合时代特点,如何深刻反映上海的风貌。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宣传口号不过是空洞的谎言。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童年时的家乡,真的如剧中所描绘的那样吗?那是90年代,还是30年代的上海?那是新中国,还是半殖民地的上海?这些问题,今天看来,剧中的叙事方式完全没有解答。

《繁花》的剧组录音揭示了这个圈子的真相,而剧本本身所没有表达的东西,正是在这些录音中显现得淋漓尽致。那些曾经为文艺、为高雅文化打上滤镜的“小资”们,也许该醒醒了。因为,他们从未真正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