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剧圈的“学历风波”近年来越发引人注目,不少演员凭借非传统路径逆袭成为顶流。这场学历与演技的较量,比剧本本身还要精彩。

在网络上,孙樾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热搜榜上,尤其是当他甩掉西装外套,镜头中那一瞬间的霸气风范引发了无数观众的热议。“本硕连读的脸”这一弹幕瞬间点燃了话题,然而,真实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孙樾不过是浙江传媒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两年间,他在杭州的小剧场演话剧,每场演出酬劳仅有八百块,还包括一顿盒饭。他的师弟师妹们将他视作“活招牌”,早晨的表演课上,大家常常会看到他剪辑的“霸总眼神合集”,教授也常开玩笑说:“这就是提前就业的典范。”

相比之下,中戏的竞争更为激烈。王道铁和成毅是同班同学,在大三的汇报演出中,他出演了《雷雨》中的周萍,三页台词一气呵成,台下的女生们感动得泪流满面。如今短剧行业向他招手,正是看中了他的台词功底——“不需要剪辑,台词一气呵成”。一位制片人透露,王道铁现场一条过,节省下来的胶片钱足够再拍三部。

然而,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更为刺激。王凯沐,伦敦大学学院社会学硕士,撰写的论文题目是《短视频对Z世代身份建构》。回国后,他成了短视频的一部分,自己也成了短剧的“样本”。拍摄第一部短剧时,导演要求他表现愤怒情绪,他递交了一篇四千字的角色小传,结果把导演弄得一头雾水。但剧播出后,他凭借“硕士哥演霸总有点东西”的热搜词条,迅速登上热搜。
更为传奇的是梁思伟,一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司考成绩400分,原本已拿到律所的工作offer,但他却毅然决定转行去横店做群演。父母为此断绝了他的生活费,他不得不通过为群演讲解合同法来赚取生计,并顺便换取了几个小角色。三个月后,他已经混成了“横漂法律顾问”。戏约也随之而来,导演们为了省事,直接把现场的法律纠纷交给他处理,而他既能提供免费法务服务,又能顺便展现演技,实在划算。

最不可思议的逆袭则属于何健麒,一名牡丹江的高铁售票员,三班倒盯着窗口,业余时间拍摄15秒的换装视频。没想到,这一条身穿黑西装、佩戴金边眼镜的视频竟然收获了百万点赞,最终被短剧导演选中演出了“冷酷霸总”。第一次拍摄现场时,他连走位都不会,结果为了弥补,他给女主角买了一张去哈尔滨的二等座票作为赔礼。票根至今被贴在剧组公告栏上,旁边写着“名场面诞生纪念”。网友们调侃他母校——黑龙江某职院,专攻高铁乘务专业,课程表中竟然有“微笑服务实训”。他凭借这套标准的“八颗牙笑容”顺利演绎“豪门少爷”,弹幕纷纷吐槽:“这哥笑起来像给我打票。”

短剧市场的火爆程度也体现了这一现象:去年市场规模突破373亿,备案量同比增长了1.8倍,传统的科班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制片人们纷纷在微博上发布选角标准:“能一天背二十页、不抱怨改词、颜值能打、便宜”,而学历一栏却被放在了最后,括号中写着“不限”。评论区的网友总结道:“要的是快枪手,不是论文手。”

因此,不必再纠结“学历滤镜”这一概念。短剧节奏迅速,观众只给演员一次心跳的机会——无论你是中戏硕士,还是站台小哥,如果镜头前没有情绪的传递,就永远会被淘汰。那些能够走到出圈的演员,凭借的都是扎实的演技:他们能把角色活成自己,再将观众拉入他们创造的世界。而至于标签,只不过是饭后谈资的彩蛋罢了。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