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我看到华晨宇将在火箭发射场举行演唱会的消息,心中不禁浮现出一个画面:是否会有人在音乐声中,目送火箭冲天而起?这不就像是把“火星人”的玩笑变成了现实吗?

然而,突然刷到张碧晨的视频时,我才意识到,她与汪苏泷之间关于年轮版权的纠纷依然没有平息。评论区有网友分享了张碧晨北京演唱会现场空无一人的照片,那些蓝色塑料椅子在昏黄灯光下,仿佛是被雨水打湿的墓碑,令人心生寒意。
这一幕让我顿悟,为什么张碧晨急于宣布自己要参加《歌手》。她和华晨宇简直像是两位在高考前分道扬镳的同学。一个从偏科的艺术生突然转型为科技特长生,将火箭发射场视作自己的考场;而另一个则是持续复读的优等生,把自己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两场重大考试——《歌手》和《声生不息》上。
华晨宇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总能将个人标签打造成时代的符号。当火箭发射场和火星登陆的构想成为现实时,三年前那个“空场馆演唱”的荒诞情节竟然被视作“前瞻性预判”。而他与虚拟人花傲天合作的消息,也不过是为粉丝提供了一种“补偿”:无法亲自追赶火箭,便通过游戏合成一个同款皮肤来弥补。

相比之下,张碧晨似乎是那个误将错题本当作幸运符号的学生。她的新单曲《追光者》选择在凌晨零点发布,刚一响起前奏,就有人调侃:“这歌词是不是写给她女儿的?”甚至,她的公益行为也被拿来与华晨宇做对比。华晨宇捐款三百万为山区贡献,而她上个月在直播中随手捐赠的帐篷,却被截屏成“小气”的证据。
展开全文
坦白说,张碧晨真正失去的并不是作品本身。在版权纠纷中,她未曾告知原作者商用的“雷”,实际上不过是五年前的旧账。当时没有人过多在意这些细节,但如今,这些未曾揭开的伤口被放大,成为了“忘本”的代名词。因此,北京的演唱会就像一面“照妖镜”,那些空座位仿佛在无声地质疑她凭什么站在那里。
更微妙的是,这场较量的裁判。曾经那些吃瓜的围观者,现如今都成了各自领域的评委。华晨宇的票价在二级市场已翻了三倍,而张碧晨的票价几乎跌到了冰点。然而,谁能保证,当《歌手》第一场开嗓时,观众的记忆不会一夜回到过去呢?毕竟,娱乐圈的规则就像火箭发射:有些人计算的是推力,而有些人则赌的是风向。前者能够将火星演唱会办成天文馆的科普讲座;后者则只能祈祷舞台音响不要出错。
然而,最公平的地方,或许就在于——当火箭升空时,连时间都得停下来等它三秒。

在这复杂的竞争中,无论是华晨宇还是张碧晨,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舞台、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一次独特的尝试和努力。希望他们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与归属,也希望所有追梦的人都能勇敢前行,不惧风雨,迎接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喜悦。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