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冯淬帆离世,临终前一语成谶,至死都没得到王晶的原谅(冯淬帆现在) 99xcs.com

他去世整整一天后,王晶才迟迟发出那篇“悼文”。可所有点开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这哪里是悼念,这分明是一把藏了三十年的刀。

三天前,他颤抖着手在社交平台上写下:“贤弟那边等,愚兄随后来。”

谁都以为,这只是老艺术家之间一次深情的告别。

没人想到,这竟是一语成谶。

#三天后他真的走了#

2025年10月31日,81岁的冯淬帆在台湾的独居屋内,永远闭上了眼睛。消息瞬间引爆全网,而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一个人——那个曾与他合作八部电影,却又反目成仇的导演,王晶。

黄金搭档的决裂,竟源于一句“拍烂片”

时间拨回1983年。王晶还是个刚冒头的新锐导演,正在为《疯狂八三》物色男主角。当穿着皱巴巴西装、嚼着口香糖的冯淬帆走进来时,王晶可能还没意识到,他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王牌”。

“ACTION”一声令下,冯淬帆瞬间化身角色。一个嘴角的抽动,就演尽了从戏谑到落寞的全部心酸。王晶当场拍板:“就是他了!”

这对黄金搭档的蜜月期,甜蜜得让人羡慕。1987年,《精装追女仔》以400万成本狂揽1600万票房。庆功宴上,王晶塞给冯淬帆一个大红包,笑着打趣:“这钱够你付首付了!”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港片#

从《最佳损友》到《精装追女仔》系列,八部作品,部部卖座。他们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当之无愧的“票房保证”。

然而,裂痕在辉煌中悄然滋生。

港片市场开始衰退,王晶毅然转向纯商业片,什么赚钱拍什么。而冯淬帆却始终坚持,喜剧的笑点必须扎根生活,不能靠低俗梗堆砌。

一个说:“导演首先要对投资方负责。”

一个说:“不能为了票房放弃艺术底线。”

#艺术与商业的世纪之争#

这对曾经的知己,在理念的十字路口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公开撕破脸!他怒斥:“那是我的耻辱!”

真正的决裂,发生在2024年。

在台湾宣传新片时,冯淬帆被记者问及与王晶的往事。谁都没料到,这位老艺术家当场情绪失控,痛心疾首:

展开全文

“王晶这个王八蛋,害得很多人很惨!他拍戏拍得太离谱了!”

他甚至直言,与王晶合作的部分作品,是他“一生的耻辱”。

#老艺术家最后的倔强#

这番话漂洋过海传到香港,王晶的回应更是冷酷如冰。

他毫不留情地反击:“他晚年独居太寂寞,脑子不清楚,患上被害妄想症!”

三十多年的情分,在这一刻,被撕得粉碎。

迟来的悼文,藏不住的刀光剑影

正因如此,当冯淬帆离世后,王晶那篇迟来一天的悼文,才显得如此刺眼。

他绝口不提老友的演技与贡献,反而旧事重提,意味深长地说:“我不怪他,年纪大了,可能头脑有点混乱。”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将冯淬帆当年对艺术底线的坚守,彻底归结为“老糊涂”的胡言乱语。

#看似大度实则诛心#

他甚至还回忆起一桩旧事,暗指冯淬帆“欺善怕恶”。

可我们记得的冯淬帆,是会为了新人演员仗义执言,会因不满资方克扣薪资而拍案而起的前辈啊!王晶偏偏选择一段能贬低对方的回忆,其用心,令人心寒。

对比他悼念吴孟达时的情深意切——“没有达叔,我的很多戏都少了灵魂”,细数经典,满是遗憾。

而对冯淬帆,只有一句冰冷的“常用的三大喜剧催化剂之一”,连一张合影都吝于分享。

#悼念也分三六九等#

这哪里是悼念?这分明是一场迟来的“复仇”。

王晶与冯淬帆的恩怨,早已超越个人意气。这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艺术坚守与商业至上两种理念的剧烈碰撞。王晶的悼文之所以让人脊背发凉,正是因为他至死都不愿承认,那个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有着与他截然不同、却同样值得尊敬的艺术追求。

有些恩怨,不会因生死而消解;有些分歧,终究跨不过认知的鸿沟。

但最终,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不是那些未化解的恩怨,而是他们共同在银幕上留下的,那个再也回不去的、笑声朗朗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