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倪妮参加了一场品牌活动,穿着一条吊带裙。裙子没有内衬,胸部的轮廓显得格外明显。活动一结束,这个话题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微博和抖音的热搜榜上持续了好几天。话题阅读量轻松突破了二十亿,但令人意外的是,大家讨论的并不是倪妮最近参演的作品,也不是她代言的品牌,而是她穿这条裙子时,是否该穿内衣这一细节。

当时,现场拍照的男明星有不少人敞开衬衫,露出健美的胸肌,却没有人批评他们低俗或者故意博眼球。然而,镜头一转到倪妮,评论区瞬间被“她穿得太暴露、不够端庄”的声音占据。甚至有些人说她穿这条裙子就是为了吸引眼球。男人展示胸肌会被赞为“硬汉”,而女人展示身材却被批评成“勾引”。这种标准差距,真令人觉得很不公平。
更令人感到矛盾的是,批评倪妮穿着的人,嘴里骂得很凶,但他们的手却在忙着截图,保存那些照片,甚至在弹幕里一边说“太露了”,一边又保存了图片。平台的算法很清楚,这种话题能引发大量流量,于是它会自动将这类内容推送给更多人。而品牌方也乐见其成,因为越有争议,曝光度越高,话题越多,大家都能从中获益。唯独倪妮,要独自承受这些负面评价。
倪妮不仅演过消失的她这样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的票房也达到了十五亿,她的演技曾经获得过奖项认可。但遗憾的是,人们似乎更愿意关注她的外貌和身材,而非她的演技。即便女性演员有着不小的实力,大家的第一反应还是会关注她的外表和体型。相比之下,男演员露出腹肌被称作时尚标杆,而女演员稍微露出肩带就被认为是道德问题。这种文化习惯似乎没有太大变化。
那些在网上骂得最凶的,大多是一些普通男性。他们可能在生活中并没有太多发言权,所以下意识把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发泄到比自己更成功的女性身上。网络骂战成本低,而且能带来短暂的心理满足感,所以这些人就会骂得特别起劲。

类似的情况,我们在花儿与少年第五季和浪姐第六季中也曾见过。女艺人稍微穿得少一点,就会遭遇围攻,平台甚至还会加上“大胆穿搭”或“挑战尺度”这样的标签,明显是想通过制造话题来吸引更多流量。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偶然,事实上,这已经成为了行业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如果女艺人想要爆红,要么接一些质量不高的作品,要么就是通过造型出圈,而后者往往能更快见效,代价也更小。
倪妮的这种情况,显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大家仍然对流量如此执着,这种双重标准就会一直存在。表面上,我们总是说要尊重女性,可一旦看到女性穿得稍微大胆一些,立刻就有人站出来指责。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衣服,而在于看的人心里始终有一条无形的绳索,至今未能松开。

)
(红霉素软膏可以涂在包皮上吗))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