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浆乳和普通乳腺炎虽然都属于乳腺炎的范畴,但它们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很多女性在面对乳腺不适时,往往难以区分这两种疾病。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地探讨一下浆乳到底是什么,以及它和普通乳腺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乳腺炎浆乳是什么
定义:浆细胞性乳腺炎,简称浆乳,也叫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非细菌性炎症。它是由于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失常,乳头和乳晕下大乳管内含脂质类分泌物积聚,引起乳管扩张,以后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
发病特点:浆乳好发于非哺乳期,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它起病突然,发展迅速,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乳房局部疼痛不适,伴有肿块,肿块可位于乳晕周围,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与皮肤粘连。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能会软化形成脓肿,破溃后可能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病因:浆乳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乳头内陷或畸形、乳腺导管排泄障碍、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乳头内陷会导致乳腺导管开口堵塞,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引发炎症;乳腺导管排泄障碍使得分泌物在导管内积聚,也会增加发病的风险。
与普通乳腺炎区别
发病时间:普通乳腺炎多发生在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这是因为哺乳期女性乳汁分泌旺盛,如果乳汁排出不畅,就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而浆乳则好发于非哺乳期,与乳汁的分泌和排出没有直接关系。
病因差异:普通乳腺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通过乳头破损处或皲裂处侵入乳腺组织,引发炎症。而浆乳的病因如前文所述,与乳头内陷、导管排泄障碍、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并非单纯的细菌感染。
症状表现:普通乳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疼痛、发热,严重时可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乳房肿块一般质地较软,边界相对较清晰。而浆乳的症状相对较为复杂,除了乳房疼痛、肿块外,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还可能出现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可为淡黄色、脓性或血性。随着病情发展,浆乳容易形成脓肿和瘘管。
治疗方法:普通乳腺炎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为主,早期可通过排空乳汁、局部热敷等方法缓解症状。如果病情较重,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浆乳的治疗相对较为棘手,一般需要综合治疗。在炎症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控制炎症;病情稳定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乳腺组织。
浆乳是一种非细菌性的乳腺炎症,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和病因。它与普通乳腺炎在发病时间、病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女性更好地关注自己的乳腺健康,在出现症状时能够及时就医,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
)
)

)
)
)
(马鞍山市会慧医院地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