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1楼4户业主联合私挖地下室 监管何在?!这种漠视公共安全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严惩。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如此大规模的违法工程为何要等到楼体开裂才被发现?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景秀蓝湾小区一业主私挖近300平方米地下室,导致该楼32户房屋开裂,引发广泛关注。业主包女士称8月份发现该业主私挖地下室,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包女士家住顶楼9楼,家中墙面出现横向、纵向乃至八字形裂缝,窗台大理石断裂渗水。
包女士表示,没有经过任何部门批准就私自挖掘地下室。施工期间用3米多高的围栏围起来,工人进去施工门就锁起来,出来之后也是锁起来的,因此业主很难发现。施工方在未回填时给了10天的安置费,每人每天150元,10天之后就没有了。
该楼栋业主出示的鉴定报告显示,楼栋安全性等级综合评定为Cu级。小区物业法人代表秦先生回应称,物业没有执法权,无法制止,相关部门已在开展后续工作。
地基是楼房的生命线,直接决定整栋楼的安全稳固。为一己私利私挖300平方米地下室,最终导致楼体开裂,严重威胁数十户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这种行为理应受到法律严惩。
10月14日,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7月3日,景秀蓝湾小区业主黄某松未经报备许可,违规在其购买的门面房开挖地下室。涉案业主黄某松已于8月21日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9月19日被执行逮捕。9月1日,房屋基础加固工程完成,并通过县住建局组织的验收。截至目前,房屋结构安全各项监测数据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目前涉事人黄某松已被逮捕,这正是其违法行径应付出的代价。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如此大规模的违法工程为何要等到楼体开裂才被发现?显然,社区、物业及监管部门的日常管理存在盲区,对违法行为的警惕性严重不足。整栋楼并非个人私有财产,装修更不能随心所欲。任何涉及承重结构的改动都必须依法报批。
类似“私挖地下室”事件时有发生。2025年年初,上海一名业主因私挖地下室遭受刑事处罚。据悉,业主季某在上海拥有一套281平方米的住宅,2023年6月开始装修。然而,邻居家陆续出现裂缝,执法人员上门调查发现季某私自挖了64平方米地下室,深度2.8米。经检测,房屋承重结构被严重破坏,10人被紧急转移。季某犯危险作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执行。转移群众、检测修复、墙体重建等100万元费用由季某承担。
2024年8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绿地健康城小区地下车库被淹,业主们称是一户别墅业主私挖地下室所致。一开始大家并未注意到地下车库被淹的事,直到有业主将相关视频发布在业主群里,其他业主才纷纷知晓。
安徽达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凌伟表示,黄某松私自开挖地下室对其他住户构成侵权,未经任何许可施工,主观上存在过错,客观上造成上述安全风险,有待进一步鉴定以查明损失以及损失与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作为小区物业公司负有监管责任,理应加强对装修活动的监管。如果调查发现小区物业公司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没有及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那么小区物业公司因管理缺位也负有一定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关于危险作业罪的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许可,擅自从事建筑施工等高度危险的生产作业活动的,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律师表示,擅自拆改承重墙可能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私挖地下室的行为是否构成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关键在于该行为是否会造成“现实危险”,或者是否会威胁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很多网友表示此事离谱且胆大无知,认为必须严惩。希望此次事件能成为深刻教训,推动当地相关管理部门主动作为,建立健全巡查监督机制,彻底堵住监管漏洞。守护家园安全的责任需要每一位社区居民的主动担当。唯有所有人都将安全铭记于心,才能守住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