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内鳌太线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 禁令难阻冒险冲动!10月16日,一名18岁少年独自踏入秦岭鳌太线后失联。十一天后,搜救人员在积雪中找到他的背包,现金整齐叠放,但人却不见踪影。同一地点,今年2月,另一名18岁少年在失联10天后侥幸生还。过去五年,至少有9起类似事件被公开报道,5人确认死亡,4人至今杳无音信。

鳌太线横跨秦岭主脊,全长约17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300米,气候瞬息万变。从2012年到2017年,已有46人在此失踪或死亡。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违者可处最高5000元罚款,每年仍有数百人冒险穿越。2024年,在户外平台“两步路”上公开的穿越轨迹就达327人次,2025年已上报3起失联案件。

社交媒体上,鳌太线被包装成硬核徒步的终极圣地。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上搜索“鳌太线穿越”,可以看到许多标题如“挑战中国最难徒步线”、“行走在龙脊之上”、“凡人征服神山”。视频里展示的是云海翻腾、雪山巍峨,博主站在垭口张开双臂,仿佛是自然的主宰。然而这些内容往往不提失温、断粮、通信中断等危险,更不提一些人在发布“风景绝美”的动态后不久便遇难。

这些内容更像是广告而非警示,用滤镜美化险境,用剪辑抹去恐惧,把一次侥幸存活包装成英雄史诗。评论区里,“求路线”、“明年我也去”的留言此起彼伏,有人甚至交流如何绕开检查站。更有甚者,一些博主公开招募“鳌太穿越团”,收费2388元,号称“含救援保障”。

青少年正处于寻求认同、渴望突破的年纪,极易被这种“孤勇者”叙事吸引。他们看到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18岁少年成功穿越”的爆款视频;记住的不是46条人命,而是“我活下来了”的胜利宣言。于是,有人带着一瓶水和肉夹馍上山,有人骑着自行车闯入禁区,还有人把狗绑在背包上一同涉险。他们以为自己在挑战极限,实则是在用生命为流量买单。

每次搜救行动都耗资巨大,动辄数万元。2025年2月那名获救少年的救援费用超过8万元。这不禁让人思考: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否该由全社会为其买单?当冒险成为表演,悲剧沦为谈资,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又该置于何处?

鳌太线不该是网红打卡地,更不该是年轻人用命试炼的角斗场。平台必须担责,对美化非法穿越的内容建立黑名单,切断流量推荐;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与追责力度,让违法成本真正高过“门票”价格;每个人也应清醒认识到,真正的勇气不是无视规则,而是懂得敬畏。山永远在那里,但生命只有一次。别再把侥幸当本事,别再让悲剧被点赞。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