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常说的“考驾照”通常指C类驾驶证,正式名称为“小型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涵盖可驾驶手动挡小型汽车的C1、自动挡小型汽车的C2,以及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自动挡小型汽车、轻型牵引挂车等的C3至C6车型。
近期,不少自媒体开始热炒“C7驾照”,称持该证即可驾驶四轮低速电动车——俗称“老头乐”,并宣称年底将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试点,明年全国推广。打开短视频平台,发现不少博主都在发布此类消息,说得言之凿凿,“2026年初将开始全面推广,2026年底部分地区‘老头乐’必须持证上路。” 有的视频号甚至详细描述了“C7驾驶证”的考试流程,声称科目一考口试,科目四简单培训,科目二和科目三只考几个简单项目。
不仅仅是短视频平台,互联网搜索C7驾驶证相关资讯,有大量自媒体都在转发此类消息。追根溯源,从2024年开始此类消息逐渐出现,从本月开始增多,作者多为驾校等机构视频号和四轮低速电动车行业营销号,内容五花八门,但都表示上海、广州、成都已经试点,即将全国推广。
对此,相关城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已明确否认。查询上海、广州、成都公安交管部门网页,都没有相关内容消息。询问官方,也都表示没有任何关于“C7驾驶证”的情况。
现存在市面上的大量“老头乐”,也就是四轮低速电动车,该如何管理?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介绍,此前当地曾有过讨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将四轮低速电动车认定为机动车”,至今仍未有明确定论。交警如何执法?企业能否生产?都有较大争议。
顾大松认为,可以考虑给这类车单独上个小牌照,当地出一些政策,甚至让其去保险公司上保险,只不过不是那种机动车强制险。可以在乡镇道路上行驶,即使进了县城,也不要上高速路、快速路上行驶。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上牌照,降低一些要求,因为是低速行驶的。
顾大松还提到,这类车能不能给其“准生证”?如果是理解为机动车,那就是工信部的事。以前对这类车有一种说法是“淘汰一批,升级一批,规范一批”。大城市大多严格禁止,但乡镇居民却有实际需求,因此管理并不那么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全国性的规定来给此类车型作出定义。
面对“老头乐”治理的种种争议,行业头部企业正在思考突围之道。今年8月22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正式对外发布《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行业团体标准,这是我国四轮低速电动车领域的首部团体标准。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学术副教授张洪加认为,针对“老头乐”的治理行动之所以效果反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堵”有余而“疏”不足。单纯的禁止和清理,虽然短期内有一定效果,但未能解决城市边缘、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点对点短途出行等根本需求问题。即便取缔了现有的“老头乐”,庞大的市场需求仍将刺激新的出行工具卷土重来。
张洪加建议,可以借鉴二轮电动车标准制定和治理历程,尽快制定低速电动车的国家标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车”“路”“人”三个层面理顺产业发展、百姓需要、道路交通和社会治理的关系,构建出行多元生态。

)

)
)
)
)
)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属于哪个病毒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