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余年来,移动支付在国内如野火般迅速蔓延,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如今,许多家庭已不再常备现金,出门仅需一部智能手机便能轻松完成各类交易。更有甚者,大胆预测二十年内,现金支付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一位业内人士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提醒那些家中已不再存放现金的人们,应谨慎考虑,建议家中至少备有几万元人民币。他给出了四个颇具说服力的理由,解释了为何在当下,现金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一,现金在紧急时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试想一下,若家中突发断电断网,而外界又遭遇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此时,拥有一定数额的现金便能成为救命稻草。你可以凭借手头的现金,到附近尚能营业的小店购买生活必需品,渡过难关。再者,倘若家中有人在深夜突然病情危重,急需送医救治,医院往往会要求预付一笔抢救费用。若家中备有现金,便能迅速支付,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转危为安。
或许有人会觉得,如今大家出门都不愿携带现金,嫌其麻烦,或担心遗失。但我们强调,身边仍应适量备有一些现金。毕竟,网络信号不佳、手机没电或发生故障等突发状况,都可能让你陷入无法支付的窘境。此时,现金的出现便能让你从容应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其二,现金支付是保护个人隐私的坚实盾牌。
移动支付的便捷显而易见,但其背后却潜藏着隐私泄露的风险。你每月在餐厅的消费额度、订外卖的次数、购买衣物的数量等详尽的消费数据,都被移动支付平台一览无余。如果你珍视个人信息,不希望这些数据被大规模收集和分析,那么选择现金支付便是明智之举。使用现金,你的消费习惯和个人隐私便能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不易轻易泄露。
其三,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并非百分之百可靠。
不法分子总能找到各种方式侵犯他人的财产安全。有些不法商家会在收款二维码上做手脚,导致消费者在扫码支付时,个人信息被窃取,甚至支付资金被暗中盗刷。另一些更常见的骗局则针对中老年群体,他们常常接到诈骗电话,行骗者伪装成家人亲戚,谎称有急事需立即转账。受害者一旦信以为真,将资金转出,骗子便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相比之下,如果这些交易都通过现金进行,诈骗分子便很难轻易得逞。
其四,现金支付是控制消费支出的有效手段。
当前,许多人习惯在工资到账后,便将钱款迅速转移到移动支付账户,以图方便。然而,这种做法却容易导致消费失控。过于便捷的移动支付,往往会模糊消费的界限,使人难以感知金钱的流失。结果就是,刚到手的工资很快挥霍一空,到了月中下旬便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若家中备有一定数额的现金,并根据实际需求取用,便能有效地约束自己的消费冲动,让每一笔支出都更加审慎,从而真正实现收支平衡,摆脱“月光族”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