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让传统苏绣“活”起来(借助科技赋能) 99xcs.com

本报讯 (记者 王慧) 遇见科技,针线穿梭的已不仅是绣绷,更是一场贯通古今的“双面视界”。10月17日,南京金鹰美术馆迎来一场特殊的艺术对话。9位苏绣艺术家以小米17系列“双面屏”为媒介,以传承千年的“双面绣”为语言,共同打造了一场穿梭于针线与像素、园林与影像、古典与未来之间的沉浸式艺术盛宴。

漫步展厅,“曲桥·初见”“折廊·绣境”“亭台·视界”“水榭·天工”“厅堂·映现”五大展区各有特色,每一处都精心融合了苏绣的细腻与科技的灵动。在核心展区“亭台·视界”,悬浮的环形发光艺术装置与苏绣作品中的浩瀚星空遥相呼应,传统技艺在当代审美中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光彩。

展区内展示了众多青年艺术家的双面绣作品,涵盖自然生灵与抽象观念等多重题材,风格迥异、新颖夺目。姚涛创作的《姑苏美景-虎山夜月》巧妙融合现代建筑元素与传统书画意境,以严谨的刺绣技艺展现苏州的城市魅力。吴昊僖创作的《秋江泛舟图》则在复刻传统书画的基础上,通过秋日山水传递出超然物外的悠然心境。

在薛氏刺绣第四代传人张雪共创的双面绣作品《她与裳》前,观众频频驻足。一面是现代女性的温婉生动,一面是古典戏曲人物的典雅深邃,两种时代之美在方寸之间交织对话。张雪认为,“年轻一代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所做的创新,从来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让两者在同一载体上对话,正如这次合作的理念,一面扎根传统,一面面向未来。”

在科技的赋能下,千年苏绣不再只是静态的观赏对象,而是化作可感受、可互动、可传递的文化体验。当观众轻触小米手机屏幕,精美的苏绣作品瞬间“活”了起来:蝴蝶在指尖振翅,流水在眼前潺潺,完成了一场与千年技艺的灵动对话。“这个展览最打动我的,是科技与文化的完美共生。”一位驻足许久的年轻观众感慨道。

本次艺术展除了“好看”之外,还设置了很多“好玩”的互动体验。你可以在现场见证绣娘完成一幅作品,也可以拍摄一张自拍,再用超级小爱AI生成专属数字昆曲扮相分享至社交网络,感受古典之美被科技点亮的奇妙瞬间。

本次艺术展由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基金会联合小米江苏分公司,促成了一次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的双向奔赴,实现了非遗技艺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出新。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