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家人们,今天唠个芯片界的“顶流”话题,光刻胶。啥概念呢?要是把芯片比作高科技世界的“心脏”,那光刻胶就是制造这颗“心脏”的“灵魂画笔”,缺了它,芯片制造只能“凉凉”。现在全球光刻胶市场,日本占了90%,妥妥的“武林盟主”,关键是,其他国家还都眼巴巴瞅着,没一个能成功复刻的,这要是哪天日本一断供,咱们可咋整?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日本能称霸光刻胶界,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上世纪70年代,人家就开始搞“VLSI计划”,政府带头,企业跟着冲锋,JSR、东京应化这些巨头拿着补贴,一门心思扎进研发里,不追求短期利益,就为攻克光刻胶这“硬骨头”。这一坚持就是50年,光配方数据就积累了20万组,咱普通人写20万个字都得费好大劲,更何况是复杂的化学配方数据呢!就说光刻胶里的溶剂比例,差0.1%都不行,分子链长度误差不能超过1纳米,这精度,简直逆天。
日本企业还玩起了“全产业链闭环”。光刻胶得和硅片、掩膜版这些“小伙伴”配合工作,巧了,日本在这些领域也是垄断大户。信越化学的硅片和JSR的光刻胶那是“天生一对”,别的光刻胶想插一脚,就得重新调试整套工艺参数,台积电试过换别家光刻胶,结果良率从95%掉到60%,一天损失超2亿美元,这下谁还敢轻易换?妥妥的被拿捏。
再加上专利“地雷阵”和漫长的验证周期,新玩家想进来,比登天还难。JSR一家在光刻胶领域就有上千项专利,把路全给堵死了。就算你绕过专利,一款ArF光刻胶从送样到量产,得经过18 - 36个月的“马拉松式”测试,EUV光刻胶更夸张,至少5年起步,这时间成本,一般企业真扛不住。
2019年,日本给韩国来了个光刻胶断供,三星和SK海力士的生产线直接“瘫痪”,高端DRAM芯片造不出来,韩国半导体出口额当年少了300亿美元,三星CEO无奈承认这是“最大的耻辱”。这可给全球提了个醒,关键材料被卡脖子,整个产业就是“空中楼阁”。
咱们中国呢,以前光刻胶进口依赖度超90%,EUV胶更是100%靠日本,那被拿捏得死死的,价格高不说,还得看人家脸色。但中国人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越被卡脖子,越要绝地反击。
国家直接下场,设立“先进材料国产替代专项基金”,第一期就砸下80亿,重点支持光刻胶,目标明确:12个月内进入晶圆厂验证流程,24个月内实现稳定供货。有了国家兜底,企业也开始发力。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通过长江存储验证,年收入逼近2亿元;彤程新材实现KrF光刻胶全链条自主,28纳米芯片用的光刻胶,国产替代率从10%涨到35%。2025年,八亿时空宣布实现光刻胶用树脂规模化量产,纯度达到99.999%,成本还比日本低20%,这就相当于从源头打破了垄断。
高校也没闲着,复旦大学研发基于聚碲氧烷的新型EUV光刻胶,光敏性比日本产品高30%;清华大学团队尝试金属氧化物体系,抗刻蚀能力更强,成功绕开日本的专利“地雷阵”。
虽然现在我们和日本还有差距,但按照这个趋势,国产光刻胶自给率肯定会越来越高。光刻胶这场战役,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意志之战。日本能靠50年的专注垄断市场,咱们中国也能靠不懈努力实现突破,不信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