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威马!作为国产 NAS 的老字号品牌,熊猫个人觉得在同类型产品里,TOS 系统它赋予用户最大化的权限,能让你的信息、数据实实在在归你掌控,像系统自带的终端操作、原生的 VirtualBox 虚拟机,还有全权限的 Docker Engine 这些功能都体现了这一点。
而且,铁威马不光在权限设置上做到了高度用户化,在权限类别方面也分的很细致。拿咱们常见的文件管理和用户管理来讲,TOS6 系统对文件夹有着特别细致的管理、读取以及写入等进阶权限;在用户管理方面,也有像时限停用账号这类功能。
不过,熊猫还是想吐槽下铁威马的 Docker 管理应用。虽说它有完整权限,也支持项目堆栈这类功能,可界面实在太简陋啦。我觉得,铁威马可能是不想让 Docker 的操作和管理太复杂,可简洁的同时也能更美观些,这并不冲突。所以,这就是今天我要推荐的,非常适合适合 NAS 部署的 Docker 管理项目 ——Arcane 。
01
部署准备
这次就直接用最适合桌面的轻量级全闪NAS——铁威马F4 SSD,作为一台有四个 M.2 盘位的全闪 NAS,最大特点就是小巧和安静。由于采用竖置结构设计,整机的正面尺寸非常窄,和方形的全闪 NAS 比起来,放在桌面也更合适,不占用桌面空间。
在配置方面,5G 的网口对于 M.2 来说肯定是足够了。而且,它还带有一个 10Gbps 的 USB - C 接口和 2 个 10Gbps 的 USB 3.2 数据接口,这样就能满足局域网内的高速传输需求。
作为一个小型桌面工作站,或者就是追求高速或者静音,那么铁威马的F4 SSD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前面熊猫也提到了,足够的权限以及绝对安全的系统也是用户需要考虑的点。
回到咱们的项目来,Arcane拥有非常不错的UI界面,同时在UI交互和操作逻辑其实也秉承了类似铁威马的理念,尽可能的简单明了,再加上它拥有原生的中文语言以及频繁的更新,可以说是非常好的Portainer代替品。
比较有意思的是Arcane在官网提供了compose撰写器,地址为:https://getarcane.app/generator,通过撰写器我们可以直接根据NAS的环境来一键生成符合设备的compose文件。
通过它我们可以生成符合F4 SSD的compose文件,随后回到TOS系统中,打开Docker Manager 应用,选择创建项目,配置文件来源选择创建YAML文件,将获得的compose代码复制进去,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更改下文件映射的路径,如果端口有所冲突也可以进行更改。
验证文件没有问题之后点击应用,等待镜像拉取与项目的部署即可,成功部署会有两个容器被拉起,分别是Arcane主程序和数据库。
02
项目说明
部署完成之后我们在浏览器输入铁威马的NASIP与项目端口号就能访问项目的初始化界面了,默认是英文界面,可以用网页翻译先进行翻译,后续进入项目主界面再去调整项目语言。
跟随项目去进行初始化设置就行,如果不懂操作,那么只需要设置好管理员密码即可,其他的可在进入项目之后再去了解。
默认首页为仪表盘,这里能看到我们的系统概述,例如CPU、内存以及磁盘的利用率,同时在下方能看到Docker引擎的版本以及容器和镜像的预览。
在容器界面点击对应的容器可进入进一步的查看,这里能看到单个容器的日志、配置、网络以及存储卷,同时也支持直接在这里进入容器命令,以及直接点击端口打开对应的项目主页。
在容器界面的右上方支持新建容易与更新容器,容器的创建界面还做了毛玻璃效果,这也是前两天刚更新的内容,可配置的项目分得非常详细,且中文的说明非常友好,细致但易懂。
Arcane同样支持compose的堆栈,同时除了支持堆栈之外还能直接创建.env环境变量文件以及通过docker run命令来转换compose文件,这一点是熊猫最喜欢的功能。
在镜像这里也支持直接对镜像进行检查与更新,拉取镜像和NAS上的操作一样,输入项目名以及标签就行,不过比较可惜的是不能进行Docker加速器的设置,所以要拉去Docker HUB的镜像还是需要手动添加加速地址。
后面的网络和数据卷就不赘述了,在个性化这里有两个可以去进行配置,一个是容器的compose模式仓库,另一个则是容器的仓库,也就是说想要进行加速器的配置项,需要在这里进行配置好,再去进行容器拉取。
最后则是设置项了,包括用户本身的设置、毛玻璃效果开关、Docker容器的轮询以及自动更新等等,这些就自行探索吧!
03
写在最后
最后,全闪NAS和常规的机械硬盘NAS各有各的好处,不过对于喜欢轻量级、小巧、静音的用户来说,铁威马F4 SSD绝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如果你想要将NAS设备作为桌搭来搭配使用,那么它一定是目前的不二之选。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