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在重点地区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聚焦算力网络发展,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泛在广覆盖的城域网络,在城域内提供毫秒级算力资源网络通达能力。以专项行动为牵引,带动产业各方聚焦畅通毫秒用算通道,在全国范围内梯次推进毫秒用算网络建设,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
01
毫秒之争:
算力革命的锚点
对普通人而言,毫秒级的时间差难以感知——人眼接收信息到大脑处理的时间通常在0.2~0.3秒之间,是1毫秒的上百倍。但算力竞争的单位已从“天”“小时”压缩至“毫秒”,甚至微秒。从金融交易的闪电决策到自动驾驶的实时响应,从工业生产的智能调度到AI大模型的即时交互,毫秒级延迟的突破正成为算力革命的核心一跃,重塑着数字经济的运行逻辑。
据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张海懿公开发言信息,我国当前算力网络质量已具备坚实基础。算力枢纽时延:枢纽集群间光层互连时延稳定在20毫秒以内;各枢纽基本形成“5毫秒周边时延圈”(覆盖周边省市)与“20毫秒全国时延圈”(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枢纽间光网络:直连光网络建设有序推进,400G高速光网络已进入规模部署阶段。综合接入点能力:全国综合接入点OTN(光传送网)平均覆盖率达标,但100G OTN平均覆盖率、重要站点全光交叉部署率仍有提升空间,是后续优化重点。
“毫秒用算”专项行动通过算力效率的质变,为人工智能AI、新型工业化、自动驾驶等战略领域建立竞争优势,支撑数字经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据悉,“专项行动”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均明确2027年关键目标。优化算力中心互连架构:引导完善城域算间网络布局与互连拓扑,实现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间光层单向互连时延<1毫秒。完善重点场所算力接入:推动光网络设备向综合接入点、产业园区等用户侧部署,构建“全光网广泛覆盖” 格局,实现城域毫秒级低时延“一跳入算”。降低终端到服务器时延:鼓励算力中心内网络组网方案、协议技术创新,推动全光交换(OCS)、光电融合组网等技术落地,实现算力应用终端到服务器单向网络时延<10毫秒,提升AI训练推理通信效能。
02
“硬科技”突破:
产业协同打通关键通道
专项行动指出,要加强创新技术落地,推动“算力中心毫秒互连”。具体来看,要加快算力中心间高性能网络部署,有序推进城域400Gbps及以上、全光交叉等高速光传输系统设备应用,到2027年实现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出口400Gbps部署率不低于50%,城域重要站点全光交叉部署率不低于50%。开展算力中心间网络创新技术验证,推进算力中心间网络创新技术方案及新型网络协议等验证及落地,加快全光高速大容量无损传输、任务式调度、算网运维智能体、广域无损网络等技术研发验证,进一步提升算网一体化运营效能。
产业界积极推进,从硬件突破、架构创新到场景落地,全方位助力打通“毫秒用算”的关键通道,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比如,中国电信致力于打造“超大规模、超大带宽、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的“四超”全光网络,以满足大模型训练与AI业务海量数据传输需求,构筑智算时代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光底座,加速算力高效互联与应用创新。中国移动持续攻关T比特级全光网、无损智算OTN、空芯光纤、算力路由、广域高吞吐等技术,构建跨层化、端到端的新一代AI Native基础网络技术体系,支撑超大规模训练集群和泛在分布推理的演进升级。中国联通通过400G/800G、OXC以及光电协同技术打造全光骨干智联网,使能数据高效跨区流动和资源协同;通过端到端ROADM/OXC + OTN全光锚点等技术打造全光城域智联网,构建1毫秒时延圈,发布算力智联网品牌,实现多业务综合接入和灵活简便的传数入算……
通过打造400G立体联算新架构建设骨干网,可构筑“敏捷、超宽和可靠”三个差异化网络竞争力,既可以抢占智算互联新机会,还可以“以网强算”,带动自有算力的租赁销售。如,华为推出的OXC+OTN运力池的方案,可构建高达400Tbps OTN和光交换运力池,可实现业务任意方向调度,分钟级业务开通。
通过架构升级,从原来按照行政区域规划建网,到以AI为中心建网,构建“全光城域”,实现毫秒用算。比如,将OXC技术向下延伸到城域网边缘,可以提供确定性低时延,让AI应用虽然部署在远端,仍能享受到类似本地局域网一样的极致体验。同时100G OTN下沉到综合业务接入区,让用户可以快速灵活地接入算力,入网即入算,并依托AI优势,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运力地图能够精准绘制1毫秒时延圈,满足业务低时延入算要求。据了解,华为推出小型化OXC产品,将传统WSS光交换模块体积减少55%,推动OXC加快部署到城域边缘,支撑用户毫秒用算。
从“东数西算”的空间布局优化,到“毫秒用算”的效率升级,我国算力基建正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毫秒间的竞速,本质上是数字经济核心能力的比拼。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技术瓶颈的突破与产业生态的成熟,“毫秒用算”将支撑起更智能的制造、更优质的民生与更具竞争力的国家数字实力,推动我国从“算力大国”稳步迈向“算力强国”,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