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5年本)》,旨在推动建材行业新技术与产品的广泛应用,引导各类资源投向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技改领域,加速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在此转型浪潮下,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作为赋予建筑“产能”功能的关键载体,其战略价值正愈发举足轻重。BIPV最重要的途径是幕墙和采光顶等,这些场景就是薄膜光伏组件的主战场,而碲化镉是必备之选。
值得注意的是,以碲化镉、铜铟镓硒等为代表的建筑应用薄膜光伏组件,也被纳入本次鼓励推广的目录之中。
碲化镉核心优势
碲化镉一般通过气象转移沉积(vtd)技术、近空间升华法或改良型近空间升华法三种薄膜沉积技术,在玻璃基板上直接“生长”出仅1-3微米厚的薄膜。其发电核心发生在p/n结界面。更关键的是,碲化镉是直接带隙半导体,其1.45eV的禁带宽度与太阳光谱完美契合,能高效地将光子转化为电子。
1. 技术DNA
弱光发电能力突出
碲化镉是直接带隙材料,对全光谱吸收都较好,在辐照强度较弱的清晨、傍晚、积灰、雾霾等弱光条件发电效果明显优于间接带隙材料的晶硅,为抓住高价电提供了坚实基础。
斜射光捕获效率高
得益于更优的入射角响应特性(更低的IAM损失),在太阳角度较低的早晚时段,碲化镉组件能更有效地减少反射,更多吸收斜射光线,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发出更多电力。
抗遮挡无热斑效应
碲化镉的薄膜结构天生抗遮挡。首先,其单片面积大(可达3㎡),内部串联单元少;其次,薄膜材料本身耐热性更好。相关测试显示,在相同遮挡条件下,碲化镉的功率损失只有晶硅的1/3,且几乎不会形成破坏性热斑。
2. 价值新叙事
精准匹配市场曲线
碲化镉薄膜组件这种“早晚出力更强”的独特性,恰恰与“电价晨昏高、午间低”的电力市场波动曲线形成完美契合。
场景应用形式灵活
作为薄膜,外观均匀美观,易于与建筑立面、屋顶(BIPV)集成。
绿色循环碳减排
能量回收期短,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有助于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
综合来看,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无疑是BIPV市场中一种极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技术路线,尤其在强调美学设计的BIPV领域可能成为主流选择之一。
作为该领域的积极推动者,中茂绿能科技正依托在碲化镉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方面的积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且高度定制化的BIPV解决方案,为建筑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专业力量。
)
)
)

)
)
)
)
)
)
)
)
)
)
)
(智慧停车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