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撤销访华,德国又决定停用华为5G,美媒:拿20亿补偿德国企业(访华取消) 99xcs.com

德国一边外交火没灭,一边又要在通信行业扔下一颗重磅炸弹。10月31日,美国媒体曝出来的消息,说德国政府准备掏20亿欧元,补偿那些被迫换掉中国设备的本土企业,涉及华为和中兴。钱的具体数额还没拍板,但方案已经在谈,究竟是一次性全换,还是分阶段替换,还没定下来。

这事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美欧推了好几年的“去华为化”终于在德国落地

。过去,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五眼联盟国家早就跟进美国,全面禁用华为5G,就德国一直磨着不干。原因很简单,它在欧洲是最大的经济体,电信网络全换掉不只技术麻烦,成本更吓人。运营商之前直接抗议,说这简直是“世界末日”。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这里得回顾一下背景。西方的禁华为风潮起于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搞了份法案,以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为由,禁止联邦政府用华为和中兴的设备。

几天之内,五眼联盟全体按下跟随键。你细品,这就是他们情报体系的习惯性反应。华为的设备他们搞不出后门,自然就不放心。澳洲、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这些老牌情报伙伴,不但下了禁令,还把理由统一成一句话:安全风险。

后来欧盟也跟着起舞,把“去华为化”当成政治正确

。结果很尴尬,他们的5G部署比中国直接晚了5年以上。全球范围看,限制华为设备的国家一度达到60多个,占比峰值有30%,现在掉到10%。成本呢?超过1000亿美元,全是西方纳税人买单。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德国一直算是西方阵营里的务实派,工业和经济挂钩太紧,啥事都得算成本。能源上有北溪二号,电信有华为,过去这些都撑着它的独立性。谁成想,北溪二号被炸,能源独立成了笑话。现在它自己动手断了电信脊梁,“独立”二字越来越难说出口。

外交这一头也没消停。德国外长因为涉华不当言论,干脆取消了访华安排。虽然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还会来,但中方没有任何回应。短期看,这层关系不会有实质缓和。

这两件事前后衔接得太紧了,不像是巧合

。去华为化是战略动作,外交交恶是政治氛围,两者叠一起,就会让人怀疑背后有没有外部力量推一把。你想,美国一直拿长臂管辖去胁迫盟友,把所谓“安全威胁”当成口号。技术脱钩其实是打断中国在通信上的领先,借机把欧洲的网络捏在自己手里。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德国以前是“扛把子”,能源、电信两手抓,不轻易被别人掐脖子。当年默克尔的手机被曝,美国可以全天候监听,德国社会震了一阵。但那监听能停吗?只会更苛刻。眼下德国加速禁用华为,等于自己打开了大门,把自主权再交一次出去。

从运营商的角度看,换设备不是简单的把旧的拆掉换新的。核心网络,基站布局,软件适配,全都是重新来一遍。速度慢了,信号不稳,企业和用户都要付出代价。花这20亿欧元去补偿,能解决其中多少问题,大家心里都没底。

更大的账还没算清楚,欧洲的数字基础设施落后不是一两年能补回来

。中国靠着自己的设备体系,已经在国内铺满高质量5G网络,并且押注下一代通信技术。美欧这几年的禁令,反而让自己的技术空窗期变长,市场竞争力下降。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西方的“去华为化”,表面是信息安全,实际是战略依赖。所谓安全风险,没有任何实质证据。反倒是禁令带来的经济损失,能源、通信、内需各方面坍塌,盟友之间互相猜忌。德国此时加入,可能会让欧盟内部的分裂更明显。

德国政府现在选择站队,看起来是不得不走的路。但对于德国企业来说,这是一道硬生生切下的伤口。跟外交风波叠在一起,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合作机会也会缩减。德国这步棋,短期是跟随美国,中期是损伤自己,长期会不会后悔,那只能等他们自己去体验了。

在美方的全球限制下,禁用华为意味着欧洲失去与中国的高科技连接

。过去这种连接不仅是设备供应,更是技术合作、市场共享、标准制定。断了这条线,欧洲的数字主权基本等于交出去。德国从北溪到5G,两条线都被砍断,结果只能是对外依赖加剧。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所以,从2018年的美国禁令,到如今德国的正式松口,这是一条很清楚的路径。美方带头,五眼联盟响应,欧盟被裹挟,德国从反对到执行,背后都是一个方向,削弱中国的全球技术影响力,把欧洲拉回美国的体系里。

在这场博弈里,谁付钱谁受累,一目了然。买单的是德国纳税人,得利的是美国技术供应商。外交、能源、通信三重交叉,德国正陷入一个它不愿意但又无法挣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