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46 是一种全氟共聚物,学名为 聚全氟乙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co‑hexafluoropropylene)),在国内常用简称 F46,国外亦称 “泰氟隆”。它是由四氟乙烯(TFE)与六氟丙烯(HFP)共聚而成的热塑性氟塑料。
目前F46价格处于低位,136+8172+4809(V同号)上氟新材有各种品牌、型号、规格的F46材料出售,原厂原包,物美价廉,欢迎选购!
1. 组成与结构
- 单体比例:四氟乙烯约占 80 %–90 %,六氟丙烯约占 10 %–20 %。常见配比为 TFE : HFP ≈ 83 : 17。
采用将HFP的共聚单元引入聚四氟乙烯(F4)的主链上手段,有效的降低了其较高的结晶度,使得其在熔融的状态下具有更好的流动性。
2. 基本性能
项目 数值范围 说明
-
相对密度 2.14 – 2.17 g·cm⁻³ 与 PTFE 相近
熔点 约 288 ℃ 低于 PTFE(≈ 327 ℃),便于加工
脆化温度 -90 ℃ 低温仍保持柔韧
热分解温度 > 400 ℃ 良好的耐热性
拉伸强度 ≥ 20 MPa 机械强度显著高于 PTFE
热导率 0.20 – 0.25 W·m⁻¹·K⁻¹ 较低,换热器设计需考虑
电绝缘性、化学惰性、耐老化性 与 PTFE 相似 对酸碱、强氧化剂均无腐蚀
展开全文3. 加工优势
通过借助常规的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注塑、热压等工艺可便捷地制造出形状复杂的产品。
凭借其更低的熔体粘度和更好的流动性,相较于F4的材料,我们的新材料不仅能大大降低了对加工的能耗的消耗,还能有效地降低了对加工设备的磨损,对提高了工艺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 主要应用领域
1. 化工设备:酸冷却器、换热器、耐腐蚀管道、阀门衬里等,尤其在浓硫酸、强酸强碱环境中表现突出。
2. 电气绝缘:高压电缆、绝缘薄膜、聚酰亚胺胶带的表面涂覆材料。
3. 航空航天:耐高温、耐腐蚀的结构件和密封件。
4. 其他:磁粉共凝聚复合材料、医药包装、食品加工设备等。
5. 与 PTFE(F4)的对比
而F46则可通过常规的热塑加工而制得,相对PTFE而言仅能通过烧结或压制两种方式来制得。
- 机械强度:F46 ≥ 20 MPa,PTFE 约 10 MPa。
- 热导率:两者均低,但 F46 稍低,导致换热器传热系数受限,需要在设计中补偿。
- 成本:F46 生产工艺更成熟,成本略高于 PTFE,但因加工便利性在大批量生产中具成本优势。
6. 生产与历史
- 研发起点:1946 年美国索尔斯首次合成,1960 年杜邦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
伴随对F4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将其在F46的系列中推广到了化工、航空等各个行业的应用中,初步形成了以F46为代表的新一代的高压气动系统的基本框架.。
总结
以PTFE优良的化学惰性与热塑性易加工的双重优势为特征的新一代的氟塑料F46(聚全氟乙丙烯)。借助对聚四氟乙烯的主链中引入六氟丙烯的特殊的化合设计,使其既能显著地提高了其所具有的优良的加工流动性,又能使其所具有的优良的机械强度均得到较好的平衡,尤其适用于那些需要耐腐蚀、耐高温且形状复杂的工业装备(如酸的冷却器、换热器、绝缘的薄膜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即低的熔点(仅30-40℃左右)、宽的使用温度范围(-90℃~250℃)等与传统的有机硅材料相比具有了极大的突破性,并且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可通过常规的热塑工艺成型等,成为现代化工与高端制造领域所必需的重要的功能材料。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