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外形更薄的,是消费者的耐心?iPhone Air卖不过预期背后,苹果这步棋到底走错哪了(比纸还薄的东西) 99xcs.com

今年9月苹果抛出一个“大招”,把 iPhone 17 系列中最神秘的新物种——iPhone 17 Air 推到聚光灯下。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一台厚度只有 5.6mm 的超薄 iPhone。很多人第一眼都觉得:这就是未来手机的样子。

但有意思的是,它上线引爆关注,却没引爆销量。

这件事现在越看越耐人寻味。甚至有外媒说 11 月产量直接缩到 9 月的十分之一。

这可不是微调,这是“刹车踩到底”。

有代工厂的生产线都拆了,有的提前停产。苹果这边也干脆推迟第二代开发。

这些动作的背后,都说明了一件事:苹果自己也“心凉了半截”。

为什么会凉?产品本身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按道理,超薄设计是行业趋势,苹果也不是第一次用“Air”概念来改革。当年 MacBook Air 上市时也是质疑声满天飞,几年后反手成神。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展开全文

但这次 iPhone Air 很明显没能等来那个“回心转意”的时间窗口。

消费者愿意围观,却不愿意掏钱。

Similarweb 的数据很扎心:iPhone Air 的产品页当月吸引 100 万浏览,但转化率比其它机型低约三分之一。看得多,买得少。

说明什么?说明“兴趣”和“购买欲望”之间隔着一个巨大的鸿沟。

鸿沟的名字叫——性价比。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重点来了:Air 售价 999 美元,比 Pro 便宜区区 100 美元,却远高于 799 美元的基础款。

站在消费者角度你就懂了:“既然都要花一千美元,谁不想一步到位买个更全面的 Pro?”“基础款便宜两百刀,功能更完整,不香吗?”

Air,这台机子刚好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

更关键的是,它为了变薄而做的牺牲,让很多人直呼——这是在“自废武功”。

单扬声器、阉割超广角与长焦、不跟 Pro 看齐的摄像系统,还有那块需要靠外接磁吸电池补命的续航……

苹果说它能撑一天。但它自己也很清楚,于是推出了专用 MagSafe 外接电池来补。薄是薄了,包里却多一个“必备电源块”,这算轻薄吗?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很多消费着翻完配置都在问一句话:

“为了薄,把能砍的全砍了,我为什么要买?”

华为、三星折叠屏在那边卷得飞起,苹果用一台砍配置的超薄直板机来“试探市场反应”,能不能试出折叠屏大计暂时不好说,但现在看,“用力点好像不太对”。

难怪分析师说得直白:Air 是苹果为折叠屏试水的产品,功能缩水是为了后续新品让路。

但试水不代表消费者愿意当“小白鼠”。

在中国市场也一样,Air 的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其它 iPhone 17 系列。用杰富瑞分析师的话说:“它依然是17系列中销量最差的机型。”

这说明了另一件更现实的事:不管你品牌多强,只要你让消费者感觉“不划算”,立刻就会被市场抛下。

你不能只给大家“轻薄的梦想”,却不给大家“实用的现实”。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苹果自己对Air的未来销量给出的预测只有 6%-8% 占比。这是苹果官方的心态写实:Air 的销量,在新一代里甚至不到十分之一。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苹果也承认:消费者并不买账这条“全行业趋向轻薄”的路子。

你看现在安卓高端机怎么做?性能拉满、影像拉满、电池拉满、散热拉满。厚?重?那也是“为性能服务”。用户说“能接受”。

苹果这边把重量和厚度压到极限,却压掉了体验。这就有点南辕北辙了。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说到底,消费者不怕你做新东西,但怕你把“创新”做成“牺牲换取的噱头”。

这一次,Air 的关注度高,销量却低,也是一种提醒:轻薄不是目的,体验才是目的。

你觉得苹果这次是“方向错了”?还是用户“还不理解未来”?iPhone Air 会不会像 MacBook Air 那样“后来逆风翻盘”?欢迎在评论区大胆说说。

也许,这次争议会比产品本身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