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拟鲿是什么新物种?杭州这场分享会带你聆听自然的声音(吴越人士) 99xcs.com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然 何晟 吴振宇

萤火虫发光的“超能力”,蕴含着什么样的演化奥秘?

苍郁的大盘山榧如何以六棵野外植株为基础,发展出今天的“满堂儿孙”?

小小的蜗牛,为何能吸引少年潜心研究?

近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潮新闻·钱江晚报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联合举办分享会。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现场图片。记者 何晟 摄

“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通过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等院所机构合作,组织了“以绿水青山之名”浙江新物种特别报道,并在钱江晚报开设“浙里新物语”专栏刊发,大量报道近年来浙江省域范围内发现的新物种及其研究历程,全面展示浙江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今天的分享会上,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馆员袁乐洋博士讲述了鱼类新物种吴越拟鲿的奇妙之处,“00后”东华大学在校本科生徐志杰分享了软体动物新物种瑞安丽管螺的发现历程,宁波海洋世界水母研究院院长胡志杰带来了神秘海洋世界的水母活体、标本。

大朋友小朋友齐聚课堂,聆听自然的声音,走近浙江新物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物种一一被发现

浙江溪流鱼类达70多种,在广大的丘陵山区的大小溪流中,生活着光唇鱼、长鳍马口鱲、原缨口鳅、黑吻虾虎鱼等溪流鱼类。

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馆员袁乐洋博士说,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区及拟扩区综合科考项目,团队通过网捕法(抄网、地笼等)、影像记录等方式发现新物种吴越拟鲿。

小小的它生活在海拔较高的源头溪流,所属水系为乌溪江上游支流。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展开全文

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馆员袁乐洋博士。记者 何晟 摄

“00后”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本科生徐志杰是个不折不扣的蜗牛发烧友。

他是会上最年轻的分享者,但对蜗牛的爱已持续很久。

“小学的时候,我母亲订了《博物》杂志,2015年8月有一份《贝壳》专刊,我看了之后,就开始不断找蜗牛。”后续,小徐把蜗牛带回家,收集相关标本绘图……他觉得,蜗牛是一种非常多样的动物,像蝴蝶甲虫一样,非常美丽。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00后”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本科生徐志杰。记者 何晟 摄

热爱让小徐在寻新路上走得更远。

当群友发现新物种求助时,小徐立即反馈,并满怀热情参与研究。

“引入分子进化分析技术并测序了一小段基因序列后,最终将新物种定位于新分出的‘丽管螺属’进化支内。”热血青年将新发现命名为瑞安丽管螺— —瑞安既是模式产地,又是发表文章第二作者的家乡。

此外,西湖大学研究员甄莹博士分享了碧湖峨眉萤等昆虫新物种的发现过程,宁波大学教授陈相瑞博士讲述宁波帆口虫等原生动物新物种如何被发现,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陈子林分享发现大盘山榧等植物新物种的趣事。

水母是自然系统一环,保护好能带来金山银山

全场高潮出现在宁波海洋世界水母研究院院长胡志杰发言时。

飘逸的水母漂浮在特制容器里,胖嘟嘟、轻飘飘的模样,瞬间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

2017年,宁波海洋世界设立水母研究院,主要从事水母的形态学鉴定和人工育种工作。

胡志杰表示,已经成功突破13种水母的繁育技术,而人工授精技术在两种水母身上已获成功。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宁波海洋世界水母研究院院长胡志杰发言时。记者 何晟摄影

分享会上,鱼人叶硝水母作为一种新物种,胡志杰激动地阐述其意义,“它是中国首个由国人发现并命名的钵水母新种,发现于东海沿岸。”

胡志杰及其团队成功实现了其无性世代生活史的稳定繁育,新物种的发现无疑是对团队多年水母保育工作的激励与肯定。

有小朋友发问:“能不能把水母带回家饲养?”

胡志杰耐心地解释,水母家养难度较大,它不仅需要海水,而且对水温比较敏感,“冬天需要把水温升高,夏天又要降低水温。”

灵动水母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环,虽然不易饲养,但其衍生的市场前景值得展望。

“对水母的保育成就也为公司带来了经济利益。”胡志杰表示,打算打造国内版“帕劳水母湖”。

“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把水母放进局部区域,游客与水母零距离伴游,推动生态旅游。”此外,文创开发打造专属水母IP,突破水母标本保存与展示难题,为科普教育提供支持。当然,水母的市场前景远不止于此。

分享会结束,小朋友大朋友都意犹未尽。

小朋友金金拿着水母标本纪念品开心地说,学到很多知识,希望还有机会再参加类似活动。“特别想把水母活体带回家,但不好养,所以就让它好好地生活在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