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已在东川、禄劝、安宁三地,率先建成云南电网首批无人机网格化联合巡视示范区。该示范区创新构建输、变、配一体化联合巡视体系,巡视耗时较传统模式缩短49%,缺陷发现率提升7.1%,隐患发现率增长46%。
在昆明市东川区示范区现场,一次高效协同的巡检作业正有序开展:四台无人机同步接收任务信号,分别从变电站驻站机巢、线路驻杆机巢、村民屋顶驻房式机巢及车载移动机巢起飞,各司其职对变电站设备、输电线路、配网线路进行全方位“扫描”。巡检数据实时回传至后台后,系统借助 AI算法自动识别潜在缺陷,再按专业类别精准分发至输变配电对应专业人员,最终通过“AI 初判+人工复核”的模式,确保缺陷判断零误差。
“过去输变配三个专业各自规划无人机航线,不仅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还常出现交叉重复巡视的情况,巡检效率难以突破。”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输电智能运维班班长邝思聪介绍,“现在我们通过联合巡检机制,搭建起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巡检任务统一下达、数据分专业应用,真正达成了‘1+1+1>3’的协同效应,让巡检资源用在‘刀刃上’。”
为进一步优化无人机巡检资源配置,昆明供电局从源头发力,组织输变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逐一测试无人机巡检网格边缘覆盖情况,严格确保相邻网格边缘设备重叠覆盖比例超 20%,形成“故障互补”支援机制。当单个网格机巢出现故障时,相邻网格可立即接管巡检任务,实现相邻网格支援。同时,该局持续构建巡检航线库,累计验证储备324 条自动航线,将示范区网格内的10千伏配网线路全面纳入覆盖范围;针对变电站户外设备特性,规划“间隔巡检航线”并增设红外检测节点,为日常巡检协同提供坚实保障。
当前正值迎峰度冬关键期,昆明供电局将无人机机巢资源纳入应急响应体系。一旦进入应急状态,系统将自动暂停日常巡检任务,优先调度无人机执行示范区内的勘灾作业,应急勘灾响应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显著提升自然灾害处置效率。
下一步,昆明供电局将持续推广无人机网格化联合巡视示范区的应用经验,持续整合输变配设备资源,同时通过 “理论培训 + 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养既精通输变配设备运维、又掌握智能巡检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云南电网智能化升级、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注入更多动能。
全媒体记者:张小燕
通讯员:何幸然 卢显仑 张贵军
编辑:汤维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王一帆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