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简直是古装剧的荒漠,能看的片子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最近女将军题材更是扎堆上线,《锦月如歌》《与晋长安》《一笑随歌》三个月里接连开播,结果全是剧本拖后腿!
要说原著底子,《锦月如歌》的《女将星》故事完整度最高,高潮戏码一个不少,编剧只要适当删减就能出彩。《与晋长安》原著虽然弱些,但至少搭好了故事框架,男主设定还有新意,编剧把细节填满就行。最惨是《一笑随歌》,原著《一笑》除了角色名和势力划分外毫无亮点,本来能魔改出爆款,偏偏编剧不走心,光顾着塞工业糖精博热度,把人设逻辑全撕碎了。
开局男女主互相抽鞭子的戏码,明显是算计好的——就知道观众爱看主角被虐。可女主都失忆了,男主严刑拷打有什么用?该叛逆的照样叛逆。这段纯粹是为了给后续"复仇戏"铺路,硬造冲突,可最初男主针对女主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其实"相爱相杀"的设定没错,但编剧选了最偷懒的呈现方式。大动干戈确实能立住女将军人设,却毁了男主格局。说到底,"一动一静"的暗流较量太难写,不如直接甩鞭子怼台词,再塞点打戏凑时长。
按理说男主想与敌国将领结盟,就该冷处理——既盯着女主举动,又纵容她发泄失忆的怨气。此时女主大开大合地刺杀反而合理:既能除掉死对头,也是在试探男主底线。这种动静结合的博弈本该文武戏交错,靠对手戏的张力推动剧情,可惜编剧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路径。
这剧第二个致命伤,是打着"大女主"旗号搞隐形霸总文学。表面是女将军闯天下,实则是男主全程控场。女主闯祸男主收拾,女主心理建设全靠男主开导,连行动路线都在男主预料之中,却很少展现女主对男主的反制。
比如女主硬闯禁军找夏静石对峙,最后问出什么了?白跑一趟!要不是运气好没惊动守卫,差点毁了大婚。这段戏除了凸显女主莽撞毫无意义,果然最后还是靠男主把累晕的女主抱回去。
更双标的是,男主设计套话被骂"把兄弟情当玩物",可女主之前不也在利用兄弟情套情报?编剧为了给男主加护航戏份,硬是把女将军的格局写成恋爱脑。
第三个槽点是男二的演技让单薄的人设雪上加霜。夏静石每个表情都让人猜不透剧情——因为根本看不出情绪变化!演技撑不起复杂角色,演个花瓶不好吗?这位在《度华年》里就把整部剧带崩,这次好歹人设后期暴露了反派面目,但每次对戏还是让人脚趾抠地。
最割裂的是女二线。凤戏阳全程活在另一个剧本里,作为公主整天跪舔皇兄的死对头,还埋怨哥哥利用自己的婚礼。别扯"人物成长"——公主可以天真,但不可能完全脱离时代背景。两国正在交战,她质问兄长、对外将表忠心的行为,简直把"工具人"三个字写在脸上。
横向对比三部女将军剧,李沁的表演简直是降维打击。飒爽、刚烈、狠决全都到位,视觉冲击力拉满。可惜一个人扛不起整部垮掉的制作。
)
)
)
)
)
)
)
7时神溪村晚不见不散(明星助力是干什么的))
)
)
)
(下颌骨后缩对比图))
(下巴后缩是不是没福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