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为何自建家电工厂 智能制造助力转型。小米集团的第三座自建工厂在武汉落成,这座占地超过750亩的智能家电工厂一期于10月28日正式竣工投产。工厂自2024年11月开工,仅用11个月建成,比同类制造项目平均周期缩短近一半。根据规划,其峰值年产能可达700万套空调,年产值约140亿元,预计明年开始大规模量产,支撑小米高端家电的制造与交付。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家”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重要一环。智能家电工厂的落成标志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制造环节已闭环。继手机智能工厂和汽车超级工厂之后,家电成为小米完成制造体系自控的第三个支点。
空调行业是一个被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巨头深耕数十年的成熟市场。小米自建工厂不仅是扩产,更是一次制造方式与组织能力的试验。过去依赖代工的家电业务现在通过自建工厂重新定义效率与规模。小米大家电总经理单联瑜强调,小米不打算参与价格竞争,而是希望在产品、技术、服务和AI方面进行创新。
高盛研报分析认为,凭借生态与渠道优势,小米在二线城市有望形成领先优势,中期市占率可能提升至10%。相比之下,美的集团利用全球生产优势及分销效率有潜力增加市占,而格力电器因依赖国内业务,在同业中受影响较大。
GKURC产经智库首席分析师丁少将指出,小米自建工厂使公司能直接掌控核心工艺,压缩研发迭代周期,构建从研发到交付的一体化壁垒,助力其从“集成商”向“技术实体”转型。小米空调主要由长虹等厂商代工,但小米始终掌控产品研发与核心部件供应。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武汉工厂反映了小米以空调为主的大白电在其产品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小米先以代工切入市场,当产品获得认可后再自建工厂,实现自主掌控产品质量和产业链资源。
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引入了数字孪生、AI视觉质检、空中物流等前沿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与数据化管理。工厂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超99%,每6.5秒下线一台高端空调,每平米年产能达51台。工厂光伏绿电占比超过40%,通过能源智慧管理系统实现能耗监控与动态调节,形成可持续的低碳制造体系。
丁少将认为,智能制造能力正成为家电行业差异化的核心要素。数字孪生大幅缩短新品试产周期,AI质检提升品控精度与一致性,光伏绿电兼具降本与品牌溢价价值。这些优势将逐步转化为市场份额与利润空间的竞争优势。
然而,从产业链深度来看,小米要在空调市场取得突破仍面临结构性约束。空调产业已经将“核心零部件→制造→渠道→品牌”全产业链内化到企业。国联民生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美的(GMCC)和格力(凌达)压缩机市场份额分别为45%和20%,整机份额则为31%和22%。尽管近两年奥克斯、小米等厂商在自研压缩机方面有所进展,但这尚不足以动摇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