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的是:探索家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采用和用途:来自意大利的新证据
报告共计:28页
意大利生成式AI使用调查:超七成成年人知晓,年轻人成主力,教育休闲场景最受期待
如今,ChatGPT、Google Gemini这类生成式AI工具早已走出科技圈,融入日常——有人用它整理学习笔记、优化文案,有人靠它规划旅行攻略,甚至辅助处理工作琐事。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在使用这些工具?不同人群对AI的接受度有何差异?近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一份针对意大利家庭的调查,为我们揭开了普通人与生成式AI互动的真实图景,其结论也为理解AI在大众中的普及现状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份基于2024年4月意大利消费者预期调查(ISCE)的研究,覆盖了18至75岁的意大利居民,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数据显示,意大利成年人对生成式AI的认知度已相当高:75.6%的受访者表示了解ChatGPT这类工具,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3个知道AI产品。不过,“知晓”与“使用”之间仍有明显差距——过去12个月内实际使用过AI的比例约为36.7%,而能做到每月都用的人群仅占20.1%。
从使用场景来看,AI在工作之外的应用更为普遍,但使用强度普遍不高。32.7%的受访者表示曾在工作之余使用AI,比如用它查资料、翻译外文、设计简单的生活方案,但每天都在工作外使用AI的人仅占6.4%。相比之下,工作场景中的AI使用比例更低,这或许与职场对AI的接受程度、数据安全顾虑,以及不同职业的需求差异有关。
不同人群对AI的态度和使用习惯,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别方面,男性对AI的了解程度比女性高出约8个百分点,在知晓AI的前提下,男性过去一年使用AI的可能性也比女性高7个百分点。这种差异并非单纯由“接触机会”导致,即使控制了教育、收入等因素,男性使用AI的意愿仍显著更高,反映出不同性别对技术的接受偏好可能存在差异。
年龄是影响AI使用的另一关键因素。18至34岁的年轻群体是AI使用的“主力军”,不仅了解AI的比例超过80%,使用频率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35至44岁、45至54岁的中年群体使用比例逐步下降;而55岁以上人群,尤其是65岁以上者,AI使用率显著偏低。这种“代际鸿沟”与老年人对新技术的熟悉度、数字素养相关,也折射出不同年龄段对AI的需求差异——年轻人更倾向于用AI解决学习、社交、兴趣相关的问题,而老年人对AI的需求尚未被充分激活。
教育程度的影响同样突出。拥有大学学历的受访者,比高中以下学历者了解AI的概率高16个百分点,使用AI的概率也更高;即使是高中学历人群,其AI认知和使用率也比低学历者高出约10个百分点。这说明,教育不仅影响人们接触AI的机会,更会影响对AI价值的判断——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理解AI的用途,也更愿意尝试使用。
职业差异也值得关注。学生群体对AI的接受度最高,这与他们的学习需求密切相关,比如用AI辅助写论文大纲、检查语法、翻译专业文献;教师群体则呈现出“低认知、高使用”的特点——虽然了解AI的比例不高,但一旦知晓如何使用,反而会积极将AI融入教学,比如设计课程方案、整理教学素材;而其他职业人群的AI使用,则更多与工作内容的匹配度相关。
展望未来,意大利人对AI的使用预期集中在教育和休闲两大场景。超过三成受访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里用AI辅助教育或培训,比如语言学习、职业技能提升;不少人还想通过AI发展兴趣,比如生成绘画作品、剪辑短视频。相比之下,愿意用AI获取医疗建议或财务咨询的人很少——这背后是大众对AI在专业领域可靠性的谨慎态度,毕竟健康、财务等领域涉及个人核心利益,人们更倾向于依赖医生、理财顾问等专业人士的判断。
值得关注的是,使用AI还可能与收入提升存在关联。研究通过对2700名在职受访者的分析发现,在控制教育、年龄、职业、行业等因素后,使用生成式AI的人收入比不使用者高出1.8%至2.2%。这个增幅看似不大,却相当于多接受半年教育带来的收入回报,也间接反映出AI对提升个人生产力的潜在作用——比如用AI简化文案撰写、数据整理等工作,节省时间成本,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不过,这种收入关联在男性群体中略为明显,提示AI的收益分配可能需要更多关注公平性。
有趣的是,城市化水平对AI使用的影响并不显著。住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受访者,在AI认知和使用率上相差无几,说明生成式AI的普及不再局限于“核心城市”,中小城市人群也能较容易地接触到AI工具。此外,社交活动频繁的人更可能使用AI——经常与朋友、同事交流的人,更容易通过“口碑传播”了解AI的用法,甚至互相推荐实用工具;而“信任”更多影响人们对AI的认知(信任度高的人更愿意了解AI),但不一定会促使实际使用,真正决定是否用AI的,还是个人的使用需求和数字技能。
这份调查不仅勾勒出意大利家庭的AI使用现状,也为推动AI更公平地普及提供了启示。要缩小AI使用的“数字鸿沟”,首先需要加强数字素养培训,尤其是针对老年人、低学历人群,比如开设简单的AI使用课程,教大家如何用AI查健康知识、规划生活;其次,学校可以将AI相关内容融入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AI应用能力,让年轻人更早掌握利用AI提升效率的方法;此外,针对不同职业的需求设计个性化AI培训,比如帮助教师用AI优化教学、辅助上班族用AI简化工作流程,才能让AI真正“走进”每个群体。
从意大利的案例来看,生成式AI正在逐步渗透进普通人的生活,但它的普及不是“一刀切”的,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接受度差异显著。未来,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如何让它更公平、更实用地服务大众,不仅是意大利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毕竟,好的技术应该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触及,而不是成为少数人的“专属工具”——这或许是AI真正融入社会的关键。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8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
)
)
)
)
)
)
)
)
)
(深覆合矫正能改善嘴凸吗))
(下巴后缩有什么办法矫正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