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飞智能农场解决方案,用一部手机种好地” “数智赋能 马山有‘种’”“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10月3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赛场外展出的大赛成果,展现了一幅幅喜人、酷炫的乡村生产生活图景。
种地就得面朝黄土背朝天?“靠一部手机就能种地!太神奇了!”北京游客王磊被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极飞智能农场解决方案震惊。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巡田无人机、智能水肥管理系统及农业物联网等产品,构建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和数据闭环,通过深度融合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破解传统种植难题,提升种植管理全过程的智能化与数字化水平。目前,极飞智能农场解决方案已在“超级棉田”、“超级农场”等项目成功落地,并经多季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实践验证。
藏粮于技端牢“中国饭碗”。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依托生态优势锚定现代种业赛道,以数智技术破局产业瓶颈,构建起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数智赋能 马山有‘种’”项目核心技术主要聚焦“数据驱动、多层架构、创新实用”。在架构上,打造“种业数字底座+种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三大板块,夯实数据根基,实现生产精准化;在技术体系上,围绕种业全生命周期,构建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五层架构”,打造集约化现代种业管理平台。该项目通过数字赋能助力产业提质、农民增收,全县玉米制种单产提升16%,节水20%、减化肥15%,制种订单产值近4亿元。
走出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场地,大名菜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朝晖、运营咨询总监余英杰就被多家媒体记者拉住接受采访。他们两人携作品“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代表河北参赛。该平台以大名县“一品一播”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打造“三仓三中心”功能聚落,并结合数字创新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十二项服务内容,实现“园区+平台”的双闭环运营模式,解决了产销渠道单一、县域农业数字服务缺失、农民数字技能不足、农民收入结构单一,以及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等五大核心问题。今年1—9月,大名县实现网络零售额8.11亿元,同比增长16.87%。许朝晖表示,他对项目在河北乃至全国的推广充满信心。
据了解,比赛期间,有关方面将举办投资项目对接会、项目落地签约、项目观摩等活动,为大赛获奖作品提供案例推广、宣传展示、产融对接、交流学习机会,真正让数字技术从比赛现场走进田间地头,持续赋能乡村发展。(记者 李健敏)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