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化、智能化改造有了核心利器。日前,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两款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工业无线通信芯片揭开面纱,标志着我国在工业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从标准引领、技术领先到芯片首发的关键性突破。
随着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柔性化生产、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等新形态正深刻重构工业生产模式。然而,支撑这些高速、高精度应用的“神经中枢”——工业通信网络却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更关键的是,物理线缆已成为工业智能化迈向更深层次的瓶颈。
此次发布的新一代工业无线通信芯片由辽宁辽河实验室和沈阳市邦粹工业通信与安全研究院联合研发,包括通用型与专用型两款。沈阳市邦粹工业通信与安全研究院院长杨雨沱介绍,针对运动控制的“硬实时”需求,芯片实现“端到端全链路确定性时延”,数据直接通过芯片的专用通路发送出去,从几毫秒的时延缩短到最低50微秒以内,有了20倍甚至更多的提升;在安全性上,芯片支持物理层的波形管控,实现了本质上的安全,并且在实际工业场景中达到了99.999999%的可靠性。
“相当于用手机替代座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辽宁辽河实验室副主任曾鹏表示,以往工厂里的网络传输只能用物理线缆方式,此次发布的芯片在诸多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可实现全面无线化,进行无处不在的通信和大面积的数据采集和感知,进行更加优化的决策和控制,将真正做到透明工厂、数字工厂、智能工厂。
此次两款新一代芯片的发布,意味着我国自主工业无线技术体系实现完美闭环。该芯片的WIA-FA技术,是我国自主提出的工业无线网络标准,并于2017年成为工业高速无线控制领域唯一的IEC国际标准。如今,基于我国自主标准成功研发出核心通信芯片,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到核心芯片的全面自主可控。
以自主芯片为基石,没有线缆束缚的柔性产线、自由穿梭的同步机器人、无线互联的精密仪器和黑灯工厂等全新应用场景将加速走进现实,并有望形成强大的市场牵引力,为工业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辽宁日报记者 金晓玲)
(下巴前翘怎么改善))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