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温合金(如航空发动机叶片、燃烧室部件)检测中,晶界氧化会直接削弱材料强度,金相显微镜结合热镶嵌工艺可精准识别氧化缺陷,流程围绕 “保留氧化形态、清晰显晶晶界” 展开,具体步骤如下:
一、取样与热镶嵌处理
首先在高温合金待检部位(叶片榫头、燃烧室热面等易氧化区域)截取 8mm×8mm 试样,切割用金刚石超薄锯片(厚度 0.15mm)搭配低速切割机,进给速度控制在 0.2-0.3mm/s,同步喷射惰性气体(如氩气)冷却,防止切割过程中二次氧化。
随后进行热镶嵌:将试样放入热镶嵌机 Φ30mm 模具,填入耐高温环氧树脂颗粒(适配高温合金硬度),设置参数 —— 温度 170-190℃、压力 20-28MPa、保温保压 4-6 分钟,待树脂完全固化后,冷却至 90℃以下脱模。脱模后用 240 目砂纸修整镶嵌块边缘,确保试样截面与镶嵌块表面平齐,避免磨抛时氧化层脱落。
二、试样磨抛加工
第一步粗磨:用 320 目碳化硅砂纸在磨抛机上轻压打磨(压力≤15N),打磨方向与试样截面垂直,直至露出完整的合金截面(去除树脂覆盖层)。
第二步细磨:依次更换 600 目、1200 目、2000 目砂纸,每道工序将试样旋转 90 度,前道磨痕完全消失后再换更高目数,细磨后用去离子水冲洗,避免磨屑残留堵塞氧化缝隙。
第三步抛光:先用 5μm 金刚石抛光液配合丝绒布粗抛(转速 160r/min,持续 3 分钟),去除细磨划痕;再换 1μm 抛光液配合抛光呢精抛(转速 140r/min,持续 4 分钟),直至截面呈现镜面光泽,抛光后立即用无水乙醇清洗,冷风吹干(防止水分与氧化产物反应)。
三、浸蚀与晶界氧化观察
选用专用浸蚀剂(10% 王水 + 5% 盐酸混合液,通风橱操作),用滴管将试剂轻滴于试样截面,浸蚀时间 10-15 秒。当显微镜下观察到晶界呈黑色线条、氧化区域呈浅灰色斑块时,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酒精脱水后吹干。
将试样置于金相显微镜载物台:先以 100 倍低倍物镜扫描,定位晶界氧化集中区域(多沿晶界呈连续或断续分布);再切换 400-500 倍高倍物镜,观察氧化深度(正常要求≤50μm)、氧化产物形态(避免出现连续氧化层),同时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氧化沿晶扩展长度,记录氧化等级(按氧化面积占比分为轻微、中度、严重三级)。
四、检测结果应用
若观察到严重晶界氧化(氧化深度>50μm 或连续氧化层),可反向追溯问题:可能是热处理时保护气氛纯度不足,或服役时超出耐高温上限。将检测数据反馈至生产 / 运维环节,可调整热处理气氛参数、优化部件冷却结构,避免高温合金因晶界氧化导致的断裂、变形等失效风险。
)
)
)

)
)
)
)
)
)
(翻译证书含金量最高的证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