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饿了么迎来了“大升级”。到12.0.1版本后,软件名称直接变成了 “淘宝闪购”,原来的蓝色图标换成了淘宝标志性的橙色,甚至骑手的工作服也从原来的蓝色换成橙色+黑色的工作服。不过目前该版本还在灰度测试阶段,除了安卓用户,iOS 用户暂时没收到更新。
图片来源网络
说起来,饿了么运营到现在也有17年了,突然改名肯定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这背后关乎到阿里应对行业变化的选择。
饿了么的名字太有辨识度,但也成了 “枷锁”。大家提起它,第一反应就是 “点外卖”,很难想到其他业务。可现在的即时零售市场早就不是 “送吃的” 那么简单了,便利店、数码配件甚至生鲜果蔬的订单增长极快,用户需求已经变成 “想要啥马上有”。
图片来源网络
阿里的野心是 “30 分钟送万物”,而 “淘宝闪购” 这个名字天然带着 “即时、全品类” 的属性,比 “饿了么” 更能承载这个战略定位。早在今年 4 月,淘宝就把 “小时达” 升级成了淘宝闪购,当时就由饿了么提供运力和技术支持,现在更名相当于完成了品牌统一的最后一步。加上淘宝有 8 亿活跃用户,现在把两者绑定,在一定程度让饿了么突破现有的流量瓶颈。
另外现在的即时零售赛道上,美团有闪购(市占率 44.1%),京东有秒送(11.4%),而阿里却分散作战—— 既有淘宝小时达,又有饿了么,资源没能集中发力。所以更名也是想“拧成一股绳”,既能通过资源集中提升配送效率,又能避免多品牌分散用户认知。
图片来源网络
但品牌更迭从来不是小事,更何况还是饿了么这个大品牌。
对用户来说,以后不用切换多个 App 了,点外卖时顺带买洗发水、充电器,一个淘宝闪购就能搞定。但也有老用户担心以后要是独立 App 弱化,在淘宝里找闪购入口会很麻烦。
对餐饮商家来说,接入淘宝闪购后相当于多了个流量入口。其中连锁品牌和商超受益更明显:淘宝闪购刚发布了 “淘宝便利店” 品牌,24 小时营业且 30 分钟达,依托阿里的供应链优势,中小商超也能和大平台同台竞争了。
对行业来说,格局从 “美团领跑” 变成了 “两强对峙”。更名后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已经达到 1.2 亿单,市占率升至 44.5%,和美团闪购基本持平。但阿里也有短板:饿了么全职骑手约 20 万人,对比美团的 80 万全职骑手,高峰时段可能出现配送延迟,这会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

)
)
)
)
)
)
![[VirtualLab论文] VirtualLab Fusion仿真精密玻璃模压成型所造成的衍射条纹(virtuallab软件)](/img/36.jpg?text=[VirtualLab论文] VirtualLab Fusion仿真精密玻璃模压成型所造成的衍射条纹(virtuallab软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