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昔日,驼铃在古丝绸之路上反复回响;今朝,智慧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中激荡共鸣。
近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在重庆举行。中阿以“内容合作、技术赋能与产业创新”为桥梁,巩固传统友谊、拓展合作领域,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视听为媒,是互补共赢,更是深度融合。中埃合拍纪录片《长江遇上尼罗河》,以独特视角讲述人类与水共生的千年智慧。合作不止于视听,交流也不止于文化。长安汽车等渝企积极拓展中东市场、重庆大学与阿联酋阿治曼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机遇中国·品牌重庆”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在埃及开罗举行……从单一维度到立体合作,中阿交流迈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
文明互鉴,是情感共鸣,更是机制固化。作为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机制性活动,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自2011年创立以来,已成功促成50余项综合性合作协议和一批务实合作项目,成为推动双方广电视听领域合作深化的重要载体。十余年来,这一机制不仅见证着中阿关系的蓬勃发展,更为双方深入对话注入了持久动力。
这段跨越山海的对话,既承载着古老文明的智慧,更寄托着对共同未来的期盼。本届论坛开幕之际,动画微短剧《新一千零一夜》同步上线。“新”,不仅体现在形式技术上,更体现在叙事视野上——用字节串联实践,将现实成果转化为视听叙事,既是中阿广电视听内容合作的生动实践,也是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创新探索。
从“听得懂”到“聊得深”,再到“心相通”,中阿双方正在用光影续写“新一千零一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引领下,双方在科技创新、内容创作、国际传播等领域拥有巨大合作空间,前景十分广阔。以论坛为契机,中阿将携手谱写文明互鉴、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构建更高水平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