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川科技片场
永川科技片场是永川区打造的西部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影视产业基地,片场一期于2023年5月投用,二期今年正式亮相,总棚拍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与传统影视基地相比,这里以虚拟拍摄技术为核心,拍摄科幻大场景可降低成本90%,提升拍摄效率55%。它的技术对标好莱坞制作标准,已成功承接拍摄《P计划》《狂野时代》《难哄》等50余部优质影视作品。

10月15日,永川科技片场1号影棚,某新能源汽车广告拍摄现场。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一辆车驰骋在碧蓝的大海边,仿佛有咸咸的海风扑面而来,画面切换,车辆已行驶在川流不息的菜园坝长江大桥上。
这是10月15日,记者在永川科技片场,某新能源汽车的广告拍摄现场看到的一幕。走近细看,却发现车辆其实一直固定在原地,动的只是背景画面。一时间,屏幕上的虚拟场景与影棚内紧张的拍摄现场,让人有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感觉,仿佛置身一个神奇的“造梦工厂”。
影视和科技融合共生
这个虚拟摄影棚就是永川科技片场1号影棚。该摄影棚建于2023年,面积约3000平方米。而眼前这幅弧长42米、高7米的虚拟拍摄屏,建成时曾是亚洲最大的弧形LED虚拟拍摄屏。
今年,在戛纳电影节获特别奖的电影《狂野时代》,曾在这里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影片约30%的虚拟拍摄。而在此前,还有《长津湖》《熊猫计划》等一大批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
什么是虚拟拍摄?
“正如我们看到的,虚拟拍摄通过人工智能与影视技术结合,运用实时渲染、动作捕捉、数字人等技术,营造逼真的特效场景,这样就能大幅缩减影视制作的周期和成本。”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瓦科技)副总裁陈亮介绍说。
以汽车广告拍摄为例,广告商普遍需要在山地、城市等不同场景拍摄,以体现车辆的优越性能。“但这样就需要人员和物资的长距离转场,耗时耗力,且成本高昂。”陈亮说,如果选择用绿幕拍摄,后期再加特效,光影问题又比较难处理,“我们的虚拟拍摄是按照对方的需求进行置景,剧组可直接用渲染好的画面拍摄,拍完即出片,不需要复杂的后期处理,且场景逼真。”
展开全文大面积的实时渲染正是达瓦科技的“绝活”。凭借这项技术,他们曾参与了国庆70周年阅兵模拟仿真系统建设。彼时,达瓦科技还只是一个初创公司。因与永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相契合,2022年,达瓦科技把总部迁至永川,并在科技影视赛道不断深耕。如今,公司的虚拟拍摄技术在国内已是顶尖水平,甚至可以媲美好莱坞。
越来越多剧组选择虚拟拍摄
但达瓦科技对拍摄效率的追求还不止于此。
在永川科技片场1号影棚,工作人员把屏幕前方展台上的置景撤下,按下按钮,巨大的展台就缓缓升起,伴随着机械滑动的声音,展台开始向外移动,随后沿着地面划定的轨道行进,转移向旁边的影棚。
“只需40分钟,就能完成两个棚交替拍摄。”片场工作人员解释,当一个棚在拍摄时,另一个棚就可以同步置景,实现不同场景拍摄的无缝衔接。陈亮介绍:“这就是我们首创的工业置景,也是重庆这座工业城市给我们带来的灵感。”
近年来,越来越多影视剧组开始选择这种拍摄方式。不久前上映的悬疑片《怪谈五命河》首次尝试了虚拟拍摄。按导演的原计划,影片要在永川松溉古镇实地取景,再结合部分虚拟拍摄,要在永川拍摄15天。
“没想到拍摄时受天气影响,最终大部分拍摄都是在棚里完成的,拍完才用了4天半。”陈亮说,导演对影片最终呈现效果也十分满意,很快又跟片场约了3部片子的拍摄计划。
从“拍重庆”向“重庆拍”转变
借助国内最顶尖的虚拟拍摄技术,达瓦科技一举将影视拍摄效率提升55%,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剧组前来合作。
“现在主动来寻求合作的客户越来越多,比如这个汽车广告。”陈亮表示,现在片场的拍摄档期已排到明年一季度。为满足市场需求,在科技片场一期不远处,新增了3个科技影棚的科技片场二期也已落成。
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上,科技片场二期正式亮相,电影节开闭幕式均在拍摄棚内举行。
“二期新建的3000平方米虚拟拍摄棚在技术上又有升级。比如我们的移动延长屏,可以满足更多场景的拍摄需求,此外渲染技术也有了优化提升,画面精度更高。”陈亮说,已有院线电影预约了二期的拍摄档期。
短短两年多,永川科技片场不断扩大,成功拉动了重庆影视行业发展。过去,被网友称为“8D魔幻城市”“赛博朋克城市”的重庆,是影视拍摄的热门取景地。如今,凭借科技影视的力量,各大剧组扎堆前来重庆,“拍重庆”逐渐向“重庆拍”转变。
陈亮透露,片场三期项目也已在计划中,预计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投用,“届时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科技亮相,未来值得期待。”(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栗园园)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