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的纪录片与罗纳尔多的缺席:当人情味撞上巨星规则(博洛尼百度) 99xcs.com

拉兹洛·博洛尼的个人纪录片《博洛尼——连结我们的传奇》终究还是上映了,首映礼放在了他的家乡特尔古穆列什,算是一种叶落归根的仪式感。然而,影片放映后,人们谈论最多的,却是一个没有出现在镜头里的人——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这桩事不算意外,但多少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是滋味。毕竟,博洛尼是那个在2002-2003赛季把一个瘦弱的马德拉少年提拔到里斯本竞技一线队,并给了他31次出场机会的教练。那一年,C罗的数据是5个进球和6次助攻,还随队拿了个葡萄牙超级杯。可以说,没有博洛尼,就没有之后的故事,或者说,故事的开篇就要改写。

影片的导演阿提拉·萨博在面对媒体时,倒是把话说得很明白,也很有技巧。他否认了钱是问题。“不,不是钱的事。”萨博解释道,“洛蒂(博洛尼的昵称)亲自和他谈过,很多朋友、他的经纪人、他的姐姐都出面了——他姐姐最终出现在了电影里。但我们收到的信息是,他不想为任何纪录片接受采访。”

为了证明这不是针对博洛尼,萨博还举了两个例子:一部关于弗格森的优秀电影,罗纳尔多没接受采访;一部关于贝克汉姆的,他也没出现。听上去,这像是一条C罗团队内部的铁律,一个关于个人品牌形象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对于一个商业价值和影响力早已溢出足球范畴的超级巨星来说,每一次出镜、每一次发言,背后都有一套复杂的评估体系。这套体系,显然不会为人情世故开太多绿灯。

我们这些跑了十几年球场边的人,见惯了球员与恩师之间的故事,有的情同父子,有的日后反目。但像罗纳尔多与博洛尼这样,没有公开矛盾,却在一部致敬恩师的影片中选择沉默,确实不多见。这甚至不是拒绝,而是一种程序化的“无法参与”。

这种处理方式,很“罗纳尔多”,或者说,很“CR7品牌”。它精确、高效,但也冰冷,剔除了足球世界里那些最能打动人的温情部分。

讽刺的是,当罗纳尔多选择缺席时,另一份长长的名单,反衬出博洛尼在足坛的分量。哈吉、卢塞斯库、伊enei、皮楚尔克这些罗马尼亚足球的元老都来了。更别提那些在国际上响当当的名字:维特塞尔、瓦拉内、切赫。甚至连瓦伦丁·齐奥塞斯库也接受了采访。当然,还有那些和他一起捧起欧洲冠军杯和欧洲超级杯的布加勒斯特星队老战友们:斯托伊卡、拉科图什、巴林特……他们都愿意在镜头前,聊聊关于博洛尼的记忆。

夸雷斯马、鲁伊·若热、卡尔斯特伦这些昔日的弟子,也都到场支持。这份名单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足球世界里复杂的人际网络和情感联结。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效力过不同俱乐部,甚至曾是场上对手,但都因为博洛尼这个名字聚到了一起。唯独那个最耀眼、也最受其点拨的巨星,没有来。

我无法确定罗纳尔多内心真实的想法,但这种程序化的拒绝,比直接的“不想来”更让人感到疏离。它传递的信息是:你的过去,只是我辉煌履历中的一小部分,而我的现在和未来,有一套更为重要的商业规则需要遵守。职业足球的残酷,有时不体现在竞技层面,而是在这种人情冷暖的计算里。

这部电影本身,据导演说,野心不小。他们不想只做一部传统的体育电影,而是希望通过大量的档案影像和访谈,对博洛尼的执教生涯和人生做一次“X光扫描”。制作过程耗时费力,光是搜集和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档案资料,就是个大工程。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最终,这部影片会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影院上映。观众们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博洛尼,一个在球员和教练时代都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故事里,有欧洲之巅的辉煌,有培养新人的慧眼,有众多同僚和弟子的敬意。只是,关于那个最著名的天才少年的那一章,旁白很多,却没有主角的亲口讲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一个让这部传奇纪录片缺了一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