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她“佛系”,也有人说她“带货天才”。 有人质疑“无链接直播是新套路”,也有人说她“碰巧红利”。 有人盯着她的合约风波,也有人关注她那句“我不信你们能买光”。
但很少人真正在意,她为啥选了这么一条不讨喜的路。
01
她不是一出生就站在聚光灯下的那类人。
赵露思,四川成都人,1998年生。家里没背景,没资源,生活很普通。小时候内向,怕生人。没啥特别“惊艳”的才艺,喜欢拍照,也喜欢笑。
最早是因为发自拍上热搜,才被一些人记住。之后进了娱乐圈,从小角色跑起,拍网剧、练台词,熬夜拍戏,通告赶场。别人是顺利飞升,她是摸索着往前。那些年,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可以再来一次。”
不是每个女孩都能从网红转型演员。不是每个演员都熬得过跑龙套的寂寞。她能,是因为没把自己当“主角”。
02
真正开始转变,是《传闻中的陈芊芊》。
那部小成本剧,不但火了剧情,也火了她。“芊芊”身上的倔强、幽默、温柔,在她身上是真的。
但她没急着接一堆戏,也没去抢热搜,而是在2024年做了一个反常规的决定:开直播。
她刚刚公开跟前公司银河酷娱的合约纠纷,很多人说她“完了”“自毁前程”。可她直接开麦,穿着蓝卫衣素面朝天,一杯奶茶、一袋苹果干、一盒竹荪。她没讲套路,也没讲剧本。只是说:“我喜欢这些,也希望你们能看到这些地方。”
结果大家真看了,也真买了。
青川的竹荪、陕西的苹果干,几小时“爆单”,当地临时工翻了几倍,村里的农户拍了几十段感谢视频。
她没喊“下链接”,没收广告费,也没代言。就坐那儿,聊天、试吃、讲故事。
03
质疑当然来了。
“是不是另一个带货剧本?”“是不是没签代言,赚灰色收益?”“是不是粉丝太好骗?”
她直接回了:“不开打赏,不收钱,不挂链接,不签品牌。”她不靠粉丝打赏吃饭,也不想让粉丝觉得“必须买点啥”。
她说得很清楚:“我觉得是他们更需要这个。”
央视三农请她直播连线,直接点名——不是因为她流量大,而是因为她做的事,“让农产品被看见”。
这和传统带货完全不一样:不是制造焦虑,不是收割钱包,而是通过真诚连接起“看不见的人”。
04
现在的她,还在直播。还在拍戏。也还在面对外界的误解。
她会在直播中直面黑评,也会讲家人最近的病情,会说自己也焦虑。她没有“人设崩塌”的危机感,因为她根本没设过。
她跟妈妈一起直播,提醒粉丝“别冲动消费”;她看弹幕,说“你们骂我我也看”;她说直播不是工作,是“通风口”。
那种坦诚,不是技巧,是选择。她没把善意当营销,也没把焦虑当卖点。只是很真,很直接,很难得。
这个时代不缺“能说会道”的直播主,不缺“套路带货”的戏码,但真的少有像她这样——不搞折扣、不做煽情、不把流量变现,而是把注意力转向了真正需要的人。
不是她“带货”,是她“带人心”。
那些从大山里发来的感谢视频,那些深夜还在打包的农户,那些“不好意思说买多了”的弹幕评论,全都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
“不是把人当流量,而是把流量还给人。”
她没说这句,但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