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星乌镇酒吧小聚,宋轶独自一隅,童谣陈妍希并排沉默,黄磊全场奔走
乌镇的夜有点闷热,这家不大的酒吧里却挤进了一屋子熟面孔。黄磊穿梭在人群中,不停地招呼朋友、握手、搭肩,说笑声没断过。桌子边刚聊完一个,又得赶去门口迎下位贵客,他那张脸都快笑麻了。
另一边,孙莉坐着陪女宾们聊天,有时候还要起身应付突然凑上来的熟人,她眼睛嘴巴一起忙活,看起来比拍戏都累。偏偏这场合就是这样,大腕扎堆,每个人来头都不小。
角落里的长桌上一溜女明星,一杯红酒在灯光下晃得发亮。陈妍希和路遥靠在同一侧,她盯着对面发呆,把杯子攥紧了也没什么交流。同桌的童谣安静到几乎没人注意,新来的她刚落座就被隔着桌递来红酒,还没喝两口,就让一个染白头发的女性朋友拉过去说话,两个人凑近了低声细语,那种久别重逢的小开心写在脸上。
再往后看,进门最晚的是宋轶。帽檐压低,只端着一杯茶,在墙角站半天,好像找不到能插进去的位置。这种大场合,有的人天然是主角,有的人怎么努力都是“背景板”。气氛热烈,但她孤零零的一抹身影还是显眼,比别人多出一点疏离感。
男明星那桌画风又完全不同:白T恤棒球帽标配的陈赫,人群里四处扫视,一见老友就用表情打招呼。他右手边也是个戴棒球帽的大哥——雷佳音,他们俩正跟旁边另一个同样造型的人激聊,这分组方式真够随性,也许只是大家带错了队服?
现场还有个重量级老板——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磊。他捧着红酒和好友碰杯,很自在。这两年不少圈内大佬玩起短视频,都喜欢把自己的日常放到网上晒出来,现在谁还守电视机前等节目?手机才是新阵地。
换个方向,是刘欢、高晓松、赵宝刚仨人围成一团开怀畅谈,高晓松许久未露面,可模样倒是一如既往,“矮大紧”的轮廓一点没变;三个人偶尔爆出阵阵笑声,那股悠闲劲儿连外行都能感受到轻松。有些关系不用刻意维系,相遇时自然就能聊得很投机,这倒是真的羡慕。
年轻演员彭昱畅、魏大勋也来了,没有特别抢镜,但明显属于更青春那拨儿,各自找到差不多年纪的小伙伴围坐,小团体氛围浓厚。不管咖位高低,同龄人的世界总归容易打开话匣子。一群人在一起,总会自动按年龄或者兴趣分区,从饭局延伸到了娱乐圈生态本色展示。
整间店铺其实面积有限,被这么多人塞满之后空气都有点稠密。有人盛装赴宴,也有人清汤挂面式现身,比如宋轶戴鸭舌帽提茶饮,看起来毫无压力,其实或许更想融入一些。“形单影只”这个词今晚贴她身上格外准确,要说尴尬肯定有那么一点,不过生活哪有总顺心的时候?
整个晚上最辛苦恐怕还是东道主黄磊,本该享受舞台中心,却成了服务员兼联络员。从大厅一直跑到门口,再从沙发转回餐台,一个晚上下来估计脚底都磨破皮了。但这种忙碌,对他来说好像已经习惯,每次大型聚会基本少不了他操持安排。而何炅则全程做辅助,两人私交深厚,《向往的生活》合作太多期,如今依旧默契十足,你一句我一句帮衬气氛,该寒暄绝不推辞,该帮忙立马顶上,让其他嘉宾始终觉得舒服自在。这才是真正懂事又靠谱的老朋友组合。
值得玩味的是,不论多么耀眼的大牌,在这里也难免出现冷场或者各自为营。有些位置永远被簇拥包围,有些则注定只能自己撑住场面。当那些平日在屏幕里意气风发的人物来到现实社交局时,与普通人的区别似乎一下缩小不少,无非也是寻找共鸣和认同罢了。不过明星之间讲究更多潜规则,比如谁先敬谁、哪些话题可以公开讨论等等,全凭经验摸索,用力过猛反而容易生硬,自然流淌才算高段位操作。所以每一次这样的集体亮相,其实比电影节上的红毯还考验临场智慧,多数观众只看到光鲜表象,很难体会背后的微妙博弈与暗涌情绪。如果不是亲历其境,仅凭照片根本无法读懂里面藏着多少真实酸甜苦辣。当然啦,对于粉丝而言,看见偶像私下这一面,总归添点乐趣——毕竟人生难免失落,那些闪光人物偶尔表现出的无措与寂寞,更接地气也更动人心弦一些。本来嘛,再牛的大腕遇到陌生环境一样可能茫然失神,而那个主动去搭讪解围的小动作、有时比任何官方宣传片还暖心。
当天这间不足百平米的小店,因为这些名字汇聚,一夜之间成了乌镇最热闹的话题中心。据说一年之中很少有如此豪华卡司扎堆登堂入室,当晚应该算是它运势巅峰时刻。不知道明年的戏剧节,会不会还能看到类似景象,只愿每个人下一次再遇见,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