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现在就出发3》最新一期,心中觉得金晨走了,这节目竟没散伙,还更有笑点了。
且慢着急责怪我姐妹,我之前还觉得金晨是粘合剂,没料到这期她不在,姜妍和孙千被拉来“顶替”反倒把“她到底有多重要”这事全然测了出来——数据已然显现:金晨的不可或缺,其实是节目组精心打造的假象,观众心甘情愿就陷入里头了。
先说名场面,在传声筒游戏之时,姜妍拿到题目后径直把“背景音乐”当作“台词剧情”来表演越演越激动,把前面白敬亭、王安宇构建好的节奏完全打乱。
弹幕上有不少人说“姐姐自信得让我尴尬”,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背后有着热血的背景音乐,“我家姐姐演戏超有感觉。“
可惜综艺不同于拍戏,错一步会连累大家,那时我一下明白,金晨的“憨”有分寸,她敢问“规则是什么”,正可让所有人安全收场。
轮到孙千之时,节目组给她设定了“直球少女”的剧本让她回应范丞丞的话语,范丞丞刻意用夹子音喊她:“姐姐抱一下”,她给予一个礼貌的微笑,身体往后退了半步。
弹幕瞬间没了声响,“感觉好似面试现场”,我的闺蜜在群里发了这么一句:“她跟临时被拉去团建的我差不多,只想着下班。”
若金晨在场,便不会冷场,她会反过来把夹子音学得更夸张,随后被丞丞吐槽“油腻”如此一来,热搜便有了,你看综艺感并非安安静静的美,而是敢于将尴尬再多推进一些。
有人或许会言:这难道不就是“对比拉踩”么?可我觉得,节目将两个美女置于“金晨真空期”之中实则是开展了一场大型AB测试。
A面呈现的是姜妍的“过嗨”状态,B面展现的是孙千的“过收”情形,最后得出金晨的C位值:她恰好处于收与放的临界点,误差不足0.5个梗。
观众发笑的并非她的完美,而是她失误得恰到好处,好比上班开会时,老板突然点名,有人结巴,有人抢话,金晨便是那种念错PPT后立刻自我解嘲“给我五毛特效”的人,由此全组都松了一口气。
突然有个念头,若将这场测试融入我们普通人的闺蜜旅行里,金晨便成了“行程总调停者”,她会在高铁上把外卖辣度调整为“微辣”,也会在你忘带身份证时陪你去办理临时证明。
姜妍恰似那种一拍脑袋便定下凌晨机票的朋友,孙千是那种“我啥都能”却默默在心里给酒店打分的默默尽责之人。
并无好坏之分别,只是化学反应存在不同,综艺将这种差异放大成为笑点,而在生活中,就会决定你下一次是否还会邀约她。
不过且莫急着把金晨捧得过高,我回头又刷第二季,发觉她也有表现差劲的时候,有一集玩“闹钟炸弹”游戏她抱着闹钟满屋子奔跑,结果忘了规则,把雷传回到自己房间,次日六点被唤起来做早饭,素颜下脸肿肿的,一脸不愉悦。
那段弹幕满是“原来女明星也起不来床”,节目组未剪辑,还留存着她碎碎念“我眼皮有铅”,笑点更显真实,由此可见,她的“无可替代”并非不会出错,而是出错让观众感觉“这就是我”,这份代入感,极为珍贵。
一提起钱,我又要抬杠,金晨这两年商务开展得颇为不错,可为什么这么多综艺都爱找金晨来常驻?
资本其实也懂AB测试,只不过他们测的是性价比,金晨一个人就能搞定“CP感”“喜剧翻车”“颜值续航”三重效果,要是换成三个人来分摊,光机票和盒饭就得拉高成本,因此“不可替代”这四个字背后,其实还藏着“便宜好用”的潜台词,虽然有点残酷,但还挺有意思——原来资本也有有打工人的心态。
因而当我瞧见“金晨走了节目要黄”的标题时,就不禁翻了个白眼,节目并没有解散,反而因新嘉宾的“差不离”让我们明白:所谓灵魂人物,是制作组、观众、艺人三方一块儿弄出的噱头,我们发弹幕,导演做剪辑,金晨奉献恰如其分的失误,才成就这场“独一无二”的神话。
若她下次再请假,换其他新手出现状况,我们依旧会开怀大笑,毕竟观众真正痴迷的,并非某一个体,而是“差一点出错却还未出错”的那种刺激程度。
这么一琢磨,我对“代班”便宽容许多,姜妍颇为自信,孙千稍显慢热,其实这为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样本:若金晨是恰好的37℃温水那她们一个似沸水,一个若冰水,如此我们方能察觉温度之差异。
下次在职场中遇到“沸水”同事我或许不会立刻翻白眼,而是先尝试去缓和气氛;碰到“冰水”伙伴我便自己备好暖宝宝,逐步与他拉近关系。
综艺最叫人觉着狡黠之处,在于让我们于欢笑之时提前经历人生的尴尬,而后便会发觉:原来皆可挺过去。
最后我向导演组提出一个请求:金晨可以回来,但是别急于把她捧到C位神坛,不如来个大动作——让她充当“隐形NPC”,在规则里添加一条“金晨得让传声筒翻车一次”,只有翻了车才给予线索。
观众定会一边责骂一边寻觅,我已然想好了热搜词条:“金晨今日是否翻车?”瞧!灵魂人物并非无法替代,而是可反复被拿来拆解、重组与再消费。
成年人的友情便是如此,并非一定要与某个人相伴,而是即便换了他人,也能将氛围营造起来,姑娘们难道不是这样吗?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