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蓝营“改选”结束,朱立伦随即宣布将在10月底带领他的团队进行“总辞”,人数多达211人。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连蓝营地方主委也将同时辞职!这意味着郑丽文必须在短时间内组建新的团队,她的人事安排自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郑丽文已宣布了6名蓝营人士的任用名单,其中包括四名副职,以及“文传会”和“组发会”两位主委。至于其他职务和地方主委的人事安排,还未公布。
不过,李乾龙已经在27日前往蓝营进行交接,这也标志着“朱立伦时代”即将落幕,“郑丽文时代”正式开启。虽然郑丽文以超过半数票数胜出,但在选举过程中,纷扰仍未平息,以赵少康为首的势力多次向她发难。
那么,赵少康为何如此害怕郑丽文胜出呢?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赵少康长期浸淫于蓝营的“酱缸文化”,也是既得利益者之一。他在媒体界拥有优势,许多蓝营人士对他礼遇有加,即便他言辞嚣张,也往往被忽视,这助长了他的跋扈气焰。而郑丽文没有派系背景,却能以压倒性优势胜出,这意味着蓝营的“酱缸文化”将面临大幅改变,对赵少康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
其次,赵少康自视甚高,自以为有他的支持,郝龙斌就能毫无悬念获胜。但现实与他的幻想脱节,他的“大嘴巴”反而让郝龙斌受到质疑。更重要的是,他辅选郝龙斌的真正目的是想摆脱过去与侯友宜合作失败的阴影,但结果再次证明,有了赵少康的协助,只会一败再败。
因此,选举结果揭晓后,赵少康的颜面受损,于是才歇斯底里地指责郑丽文,甚至渲染蓝营人士可能会退出。然而,这种夸大行为让他成为众矢之的。郑丽文展现出格局,以“赵大哥”称呼赵少康,希望他不要纠结此次改选,并希望携手应对绿营。她认为,蓝营已无内耗空间,特别是县市角逐在即,首要任务是整合和团结。
但赵少康并不买账,其格局明显低于郑丽文。他的谎言也被戳破。蓝营民代李明贤指出,郑丽文胜出后,不仅没有出现赵少康口中的“离开潮”,反而有许多曾失联的蓝营人士重新加入,他还拿出简讯作为证据。
李明贤表示全力支持郑丽文,指出她过去对地方运作不熟悉,但近几天她已前往花莲、新竹和苗栗等地,并计划在11月1日完成交接后,李乾龙将陪同她逐县市走访。可以看出,郑丽文正在逐渐适应蓝营“当家人”的角色。
目前郑丽文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挺郑”声势凝聚更多团结力量,从而在即将到来的县市角逐中战胜绿营。
蔡正元也提出提醒,认为赵少康的言论无需过度理会,因为离开或加入蓝营都是正常现象,不必纠结。他建议郑丽文应集中精力提高蓝营支持度,尤其是绿营大罢免失败的阴影已逐渐消退,这才是蓝营当前真正的挑战。
事实上,蔡正元的提醒有道理。绿营的行为向来大胆,花莲事件虽已善后,但傅崐萁在27日邀请多位花莲乡亲沟通时,张骏却直接闹场,甚至踹上桌子,声称自己与部分市民未受邀请。显而易见,这是绿营在背后推波助澜。张骏此前因敛金被惩戒,并被开除出蓝营,却在罢免过程中与绿营达成交易,鼓动“罢傅”。
张骏的行为可能导致他面临羁押。傅崐萁表示,多达数千名花莲市民无法全部面见,只能邀请部分市民和里长,而对张骏的行为,他已在10月28日提告,强调绝不姑息。
对傅崐萁而言,这反而是利好。张骏处心积虑针对他,想在花莲角逐中获胜,但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一旦被惩戒,将失去角逐资格,即便绿营提名,也无济于事。
从这一角度看,傅崐萁在花莲的竞选已经稳住局势,绿营难以得逞,而他的有力对手张骏也率先折戟。

)

)

)
(小朋友下巴后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