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斌这个名字,总是让人想起他在《甄嬛传》中的经典台词,“你这个毒妇,朕要杀了你”。他是那种典型的,因种种机缘巧合爆红的演员,尽管演技有时不稳定,但依然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观众。
他出道多年,演过无数角色,却直到2010年参与拍摄《甄嬛传》时才迎来真正的爆发。距今已经过去了十五年,想当初,陈建斌演的“雍正帝”可真是红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连“曹氏盖饭”这种网络热词也由此产生,成为流量的代名词。诚然,陈建斌运气不错,像是身边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不仅收获了意外的流量,还在20年后迎来了新的“翻红”时刻。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切都源自一个意外的路边摊卖臭豆腐。
提到陈建斌,就绕不开他的“四郎”这个称号。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甄嬛传》里演绎的雍正帝是历史上“四爷”的形象,更因为这个角色在观众心中深深烙下了印记。而随着这部剧的流行,“四郎”便成为了他不可分割的代名词。即使陈建斌本身并不太看重这个绰号,但在外界,几乎所有人都习惯性地称呼他为“四郎”,连他身边的家人和同行都如此,看来四郎的这个标签,注定要伴随他一生。
最近,陈建斌与“四郎”这一称号再度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联系。原来,在街头有一个摊主,因其卖臭豆腐的摊位形象,竟然因为与陈建斌在《甄嬛传》中的穿着与造型相似,而被网友戏称为“陈建斌四郎”。摊主也没有避嫌,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顺势借机吸引了大量顾客的注意。摊主的黄袍和圆头帽就像是陈建斌当年演绎“雍正帝”时的经典装扮,大家看到这个形象,马上联想到“四郎”这个名字,臭豆腐摊也因此变得人气大增。
虽然摊主用的是陈建斌在剧中经典的形象,但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毕竟,陈建斌本人并没有对此做出过什么反应,而且摊主也表示,如果陈建斌认为这种模仿侵犯了他的版权,他愿意尊重并做出改变。毕竟,摊主只是凭借自己的创意在小生意中赚取一些流量而已,过于贪心是无法维持长久的。
其实,这一切的发生并非偶然。摊主回忆道,自己至少在七八年前就开始被人称作“四郎”,而那时恰好与陈建斌“四郎”形象的走红时间相吻合。说来也巧,陈建斌的“四郎”形象似乎从来就没有过时。无论是《甄嬛传》的火爆,还是其他角色的演绎,陈建斌总是能够在合适的时机爆红,借此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热议。
就拿陈建斌出演的《新三国》来说,他在剧中饰演的曹操,以一段极为经典的“扣米饭”戏份,让观众捧腹大笑。那一幕中,曹操因吕布袭击了自己的大本营愤怒异常,将米饭砸在了桌上,但随后却又“理智”地一粒粒把饭扒回碗里。原本设计的剧情想突出曹操节俭的作风,但这一幕却因其过大的落差感而成为网络热梗。尽管与原版“曹操”有差距,观众还是对陈建斌的曹操产生了极高的评价,毕竟,尽管有瑕疵,但他为这部剧增添了不少看点。
那么,陈建斌的“幸运”是否会继续延续呢?未来是否还会因为其他角色而再次引发网络热潮?不得而知。正如他从《甄嬛传》到“曹氏盖饭”,陈建斌总是以一种意外的方式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引领着一阵阵风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希望大家喜欢这篇文章,也请关注我们,期待下期的精彩内容。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