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重阳节,对于无数影迷来说,注定是一个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日子。在10月27日的“永恒光影”上影演员剧团的敬老活动上,一个熟悉又久违的身影出现了——85岁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达式常。
达式常的突然现身,犹如一道温暖而坚定的光芒,瞬间点亮了剧团的小院,也温暖了所有期待已久的心。在上一次2024年重阳节的活动中,因他的缺席,影迷们心中难免生出一些担忧和牵挂。而这一次的归来,不仅弥补了上一年的遗憾,更仿佛是一部电影情节般的完美复出,恰如其分地诠释了“经典重现,风采依旧”的主题。
达式常,这个名字本身便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段传奇。他并非一夜成名的明星,而是通过多年来的沉淀和努力,用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雕刻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他的表演风格内敛而深沉,不追求浮夸的戏剧化,而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自然的表演方式,展现了一种充满知识分子气质的真实感。这种独特的艺术气质,使他成为几代观众心目中“儒雅君子”的典范。
回顾他的艺术生涯,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能成为时代的标杆。1960年代,《年轻的一代》让达式常声名鹊起。在片中,他饰演的地质学院毕业生林育生,从对艰苦边疆生活的动摇,到最终坚定理想信念、投身祖国建设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达式常的表演带有浓厚的书卷气,充满革命的理想和热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了无数人。
如果说《年轻的一代》奠定了达式常的时代偶像地位,那么《难忘的战斗》则展现了他对复杂角色的驾驭能力。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的解放军副队长田文中,沉稳冷静、机智聪慧。在复杂的敌我对抗环境中,达式常通过每一个眼神和细微的动作传递出一种从容与坚定,这种“静水流深”的演绎风格成为了他最鲜明的标签。他不需要通过高亢的声音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力量,而是通过细腻的表演让观众感同身受。
但让达式常的艺术成就真正达到巅峰的,毫无疑问是1982年的电影《人到中年》。他在片中饰演的眼科医生傅家杰,与潘虹共同演绎了一段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壮故事。傅家杰这个角色,温文尔雅、体贴入微,同时又在妻子为家庭和事业心力交瘁时,始终是最坚实的支持。达式常将这一人物演绎得细腻入微,从梳理妻子头发的轻柔,到承受生活重压时的隐忍,所有细节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温度。正是这个角色,让他从单纯的演员身份,超越为一个时代精神困境的共鸣者和代言人。
也正因为如此,当达式常去年缺席重阳活动时,影迷们的担忧和牵挂无疑是真实的。大家习惯了他在银幕上展现的坚韧,也希望在现实中能见到他依旧矍铄的身影。毕竟,对于影迷来说,艺术家的健康和安好,始终是挂念所在。
然而,今年的重阳活动上,达式常的现身,无疑是对这份牵挂最美好的回应。在现场,他动情地说道“倍感幸福”,这份幸福不仅来自与久违的老友重逢的喜悦,更来自于能够亲眼见证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电影事业能够薪火相传,感受到观众对他经典角色的永恒热爱。
达式常的归来,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家亮相,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当下这个信息快速流转、流量化时代,达式常所代表的“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以及他对于角色深入骨髓的钻研态度,和那份淡泊名利、坚守艺术初心的君子风骨,显得尤为宝贵。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存在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什么才是值得被铭记的“经典”,什么才是电影和演员的真正意义。
从《年轻的一代》到《人到中年》,达式常用一生的演艺事业诠释了“演员”二字的真正内涵。他的每一次亮相,都是对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深情回望。2025年重阳的这次“久别重逢”,让我们再次确认,岁月可以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却无法磨灭他眼中的清亮与从容。
这位银幕上的永恒君子,也在现实生活中,以他那坚韧的风骨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时间、艺术与人生的最好课。欢迎归来,达式常老师!您的风采,依旧是中国电影最动人的风景。
亲爱的朋友们,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娱文娱视”将与您一同向经典致敬,回忆影人的辉煌岁月,共同重温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欢迎关注!欢迎留言!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