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B站头部账号“影视飓风”发布的一条17分钟粉丝问答视频中,意外引发了一场关于创始人Tim(潘天鸿)和其简历的舆论风波。视频中的50秒相亲角片段,迅速让Tim登上热搜。11月15日凌晨,他发布了澄清视频,然而因言论中的“双标”问题,争议愈演愈烈。

这场争议的根本问题,不在于相亲角的“整活”表演本身,而是Tim刻意隐藏在简历中的真实信息,以及头部创作者逐渐丧失的职业边界感。视频中,Tim以一份“精简版”简历出现在杭州的相亲角,接受大爷大妈的审视。乍看之下,这份简历似乎平凡无奇,但细节中却埋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陷阱”。他的学历被标注为“初中”,然而实际上,他是英国肯特大学的毕业生;父亲的职业被描述为“快递相关”,而真实身份是圆通速递的总裁;他自己则声称仅是“摄影师、视频制作相关”,而旗下的杭州星奥传媒已然是行业中的佼佼者。2024年公司年报显示,星奥传媒的社保参保人数已达114人,员工数量现已超过150人。

面对大妈“要有实力”的质疑,Tim只淡然回应:“我的实力已经全部都在这里了。”这一回应被路人解读为赤裸裸的欺骗。而相亲角的这些大爷大妈大多并不了解B站,完全不知道Tim的真实身份。对于他们来说,Tim的表演不过是被利用的“整活素材”,而这种信息差带来的优越感正是争议的导火索。
展开全文
事实上,这并非Tim第一次陷入争议。早在2024年10月,他便发布视频指责平台“偷偷降画质省成本”,号召观众“反抗资本家”,但作为圆通总裁之子,他无疑懂得企业成本控制,却要求平台为他提供无损画质服务。同年5月,旗下的医学科普账号被视频号屏蔽,他便转头怒斥平台“太邪恶”,还将平台上的违法卖血视频作为攻击的对象,指责平台“没有道德底线”。他的逻辑简单粗暴:自己要享受特殊待遇,平台必须无条件满足。而当面对普通观众时,他又将“整活”当作借口,去欺骗不了解真相的人。

作为B站粉丝数突破1400万的头部UP主,Tim的影响力早已不再是“小UP主”可以比拟的层级。Tim团队显然意识到,他们的视频将会破圈传播,然而他们依然以“粉丝向整活”为借口,利用普通人婚恋焦虑作为流量素材。尽管拍摄过程中告知了“正在拍摄”,但这种行为仍无法掩盖其核心的欺骗性。

那些在相亲角认真实际提建议的大爷大妈并不是Tim的粉丝,他们也不知Tim是个身价不菲的富二代和CEO。Tim将他们的真诚作为笑料,将他们的婚恋焦虑当作视频中的噱头,这种俯视式的“整活”本质上是一种对普通人的不尊重。

舆情发酵后,影视飓风官方微博于11月14日表示将起诉造谣的媒体和自媒体。虽然对此类造谣行为应予以追责,但这次事件的根本问题,还是出在Tim个人身上。作为一名头部创作者,整活无可厚非,但不能触碰创作的底线——不能通过信息差去欺骗普通人,不能将弱势群体的困境当作流量密码。

Tim曾指责他的视频被“切片”断章取义,却忘了自己早已对简历进行了“切片”,有意隐瞒关键事实。他一方面批评别人做“切片”,一方面却自己做着同样的事情,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双标。

要知道,挑战底线就可能自食其果,选择争议路线时,每个创作者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1400万粉丝的背后,并非是无限的特权,而是更重的责任。头部UP主应当尊重每一个观众,无论对方是否是粉丝,应该坚守创作底线,不去消费、也不去愚弄普通人。希望影视飓风能够真正吸取教训,避免再走这条拧巴的选题之路。流量终将褪去,唯有尊重和担当才能成就长久的影响力。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