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度白酒、古玩、集邮、机械表、钻石、玉石,这些东西为什么正在“悄悄变冷”?

一、我见过太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站错了时代
中国过去40年的商业故事有一个共同点:
赚钱的人,踩中了趋势;赔钱的人,抱着旧时代的遗产不放手。
你看那些倒在半路的人,其实都有共同特征:
- 爱做自己喜欢、但年轻人不喜欢的生意;
- 投资的东西,年轻一代完全没有兴趣;
- 沉迷“老式价值观”,却看不懂消费时代已经彻底变了。
一句话:
投资也好,做生意也罢,年轻人不喜欢、不理解、不愿意买的东西,就是风险最大的东西。
投资也好,做生意也罢,年轻人不喜欢、不理解、不愿意买的东西,就是风险最大的东西。
时代的风向永远吹在年轻人身上。
你如果不顺着风走,就会被风吹倒。

二、为什么我说高度白酒、古玩、集邮、机械表、钻石、玉石,这些东西都要慎重?
不是这些东西没有价值,
而是——
它们的价值基础,全都依赖“上一个时代的认知”。
而年轻人的认知,正在彻底重写它们的逻辑。
接下来我一个个说。
(一)高度白酒:年轻人正在远离“中年人的味道”
中国白酒,曾经是最稳的生意。
但你看近五年趋势:
- 90后、00后饮酒量下降
- 低度酒、果酒、预调酒快速崛起
- 高度白酒在年轻人认知里等于“油腻”、“应酬”、“上头”、对身体健康不利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白酒?
因为它承载的是上一个时代的社交逻辑:
权力、应酬、饭局、场面、关系。
年轻人的社交方式是:
小聚、轻松、无压力、喝点好喝的。
白酒的未来,不在年轻人手里;
年轻人的未来,也不在白酒手里。
白酒不是没有市场,但它的增量市场正在消失。
白酒股这么多年飘忽不定,本质上是:
年轻人正在用脚投票。
年轻人正在用脚投票。
古玩适合谁?
- 有文化积累的人
- 有鉴赏能力的人
- 有稳定人脉圈的人
- 有钱、有闲、有心情的人
换句话说:
年轻人几乎一个条件都不满足。
古玩行业的问题是:
信息极度不对称,没有任何客观标准。
一句行话说得太准:
十个古玩九个假,还有一个真假难辨。
十个古玩九个假,还有一个真假难辨。
年轻人最烦什么?
被骗。
最需要什么?
透明。
古玩满足吗?
不满足。
所以未来古玩行业会变成很小的圈层市场,流动性极差。
投资古玩的人,未来最大的风险是:
你买得回来,但你卖不出去。

(三)集邮:一个正在慢慢消失的世纪爱好
集邮的衰落,是最具象的文化变迁。
你看看现实:
- 年轻人连纸质信件都没见过
- 邮票已经失去实用属性
- 数字时代信息不再需要实物“载体”
- 新一代完全没有“邮票文化”记忆
你让一个00后理解邮票的魅力,就像让90后理解黑白电视的浪漫。
这是 时代断层带来的价值断裂。
集邮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
玩家在减少,价格在虚高,流动性在下沉。
任何没有年轻人接盘的收藏品,最终都会变成一个历史模型:
看着很美,但没用。
(四)机械表:从“身份象征”变成“累赘”
机械表的下滑,是时代最真实的讽刺。
以前买机械表是什么心态?
身份、品味、阶层、社交语言。
现在年轻人看机械表是什么心态?
落后、古典、没功能、不如手机准。
智能穿戴时代,几乎终结了机械表的文化价值。
你看数据就知道:
- 2023–2024机械表在年轻人消费中跌幅巨大
- 瑞士豪表品牌在中国年轻人心中不再具有“阶层象征”
- 智能表销量暴涨,机械表被边缘化
年轻人现在追求什么?
实用、科技感、运动感、可监测、可交互。
机械表满足吗?
不满足。
未来机械表会像钢笔一样:
只剩下一小群发烧友,收藏价值远大于实际价值。
你不懂表、不懂年份、不懂机芯,还敢投资?
风险不亚于炒币。

(五)钻石:最彻底的价值神话崩塌
钻石的崩盘,其实从来不是新闻。
它的价值本质就是营销神话:
由戴比尔斯垄断的商业故事。
年轻人为什么不买钻石?
- 不保值
- 不稀缺
- 认知崩盘
- 需求下降
- 实验室钻石出现平替
- 女生追求自我,不再需要婚姻物化意义
- 珠宝审美多元化

最要命的是:
钻石不再象征爱情。
年轻人要的爱情,不需要花三个月工资。
钻石最大的问题是:
你买的贵,但你卖不出去。
这就是典型的反流通资产。

(六)玉石:炒作太多,价值太虚,圈子太深
中国玉文化深厚,但“投资玉石”的风潮是现代产物。
问题是:
1. 玉石圈子水太深
门槛太高,真假、产地、工艺、种水、色度、光泽……
普通人连专业词都听不懂。
2. 市场被炒坏了
从缅甸公盘到国内直播间,都存在大量价格虚高、炒作泡沫。
3. 价值认知分化
老一代爱玉石翡翠,但年轻人更喜欢:
- 设计感
- 轻奢
- 胶囊珠宝
- 个性定制
- 金属首饰

4. 不容易变现
你去典当试试,能给你十分之一算不错了。
玉石最大风险就是:
买来容易,卖出去,难。
买来容易,卖出去,难。
谁接盘?
不是年轻人。

三、年轻人不喜欢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慎重?
因为消费与投资的本质是:
价值由下一代决定,而不是上一代。
价值由下一代决定,而不是上一代。
你看所有资产的逻辑:
- 房产为什么跌?因为年轻人不愿意接盘,或者没能力接盘。
- 某些行业为什么衰?
因为年轻人不愿意消费。
- 某些文化为什么断层?
因为年轻人不愿意认同。
因为年轻人不愿意消费。
因为年轻人不愿意认同。
你能接受一个现实吗?
你今天买的东西,最终的价值决定权不在你手里,而在未来20年年轻人的手里。
你今天买的东西,最终的价值决定权不在你手里,而在未来20年年轻人的手里。
年轻人不喜欢的东西,就是没有未来的东西。

四、时代在变,投资思维也必须变 过去,你投资“稀缺性”。
未来,你投资的是——
年轻人的注意力、兴趣和生活方式。
一个时代的赚钱逻辑,是由下一代消费逻辑决定的。
你要看懂什么?
- 年轻人的价值观
- 年轻人的审美
- 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 年轻人的社交方式
- 年轻人的资产认知
- 年轻人的科技理解
未来最值钱的是什么?

不是旧物件,是新认知。
五、真正适合未来的东西是什么?我总结成一句话:
要么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要么成为年轻人的刚需。
不满足其中之一的东西,都难有未来。
要么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要么成为年轻人的刚需。
不满足其中之一的东西,都难有未来。
比如:
- AI 工具
- 知识付费
- 新能源车产业链
- 情绪消费
- 社群文化
- 健康管理
- 数字内容
- 国潮品牌
- 第三空间经济
- 中产家庭教育产业
- 大模型应用
- 城市服务业
这些才是真未来。
而不是那些:
年轻人摸不着、看不懂、没兴趣、没场景、不愿意传承的旧时代产物。

六、结语:你要投资的不是“东西”,而是“时代本身”
我想用一句话收尾:
时代扔掉的东西,你再喜欢也没用;
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你再看不懂也要学习。
未来几十年最大的财富机会,都藏在年轻人的行为里。
你想成为未来的赢家,第一步不是投资,而是:
理解年轻人。
理解他们的消费逻辑、审美结构、科技认知、生活方式、价值体系……
因为——
这个世界永远是年轻人主导的,永远。
这个世界永远是年轻人主导的,永远。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