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三季报”于10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4.8%。
这些数据背后透露出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没有变,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也没有变。
从经济增长来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对于中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背景下仍保持稳定发展,体现了坚强韧性。
就业和物价方面,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国际收支方面,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5.2%的经济增长水平名列前茅,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尽管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增速有所回落。但从增长水平看,我国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今年以来,一系列宏观政策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全方位扩大内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消费市场实现稳定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方面,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持续深化,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超前布局,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随着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改善,货物、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连续第2个月收窄。前三季度,货物、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4.8%、4.4%;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作用下,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展望未来,尽管经济发展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新质生产力发展将继续创造新的增长点,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增强上行动力。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发力,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