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1月13日,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宣布过去几周逮捕了数十名哈马斯成员。以方称这些人正策划袭击,威胁国家安全。同日,以军驻加沙部队接收到一具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并送往特拉维夫法医研究中心进行身份确认。截至目前,加沙地带仍有三具被扣押人员遗体。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指控以色列定居者当天在约旦河西岸纵火焚烧了一座清真寺。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对此事表示谴责。

目前加沙地区局势错综复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指出,随着第一阶段停火进入尾声,加沙局势迎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当前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已执行大半,哈马斯未交出的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数量不足以影响以方接下来的决策。在此关键时刻,以色列将如何决断显得尤为重要。从能力上讲,以色列完全有能力随时展开对哈马斯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但目前尚未看到明显迹象。不过,以色列的强硬政策似乎并未改变,无论是阶段性小规模突击行动还是在约旦河西岸破坏巴勒斯坦建国的行为,都传递出其在巴以问题上将继续采取强硬态度的信号。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机构面临资金和时间的双重短缺困境。在加沙地带,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行动受到诸多限制,导致关键援助物资难以运送,这些物资已被耽搁数周。

秦天分析指出,国际社会需加大在两个方面的努力。狭义的援助指的是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旨在满足加沙平民最基本的需求,如粮食及其他基本生活物资。然而,以色列一直封锁加沙,且这种状态仍在持续,在封锁过程中以色列实际上控制着或卡住了国际社会对加沙援助的幅度和速度,导致人道主义援助的基本物资进入受到限制。广义援助方面,即对加沙进行全面重建,恢复其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不仅需要给加沙“输血”,还要培养其“造血”能力。但由于目前第一阶段停火只是临时性质的,只有停火而没有永久和平,第二阶段停火也尚未开展,所以大规模、成体系的重建工作实际上并未展开,相关援助资金也未真正到位。从这些角度来看,国际社会对加沙的援助还需做出更大努力。当务之急是要实现加沙停火的永久化,为援助和重建创造更好的条件。
美国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团结一致支持其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决议草案,并警告如果安理会不予以支持,巴勒斯坦人将遭受严重后果。在巴以问题上,地区国家如埃及、阿联酋、土耳其等仍在力图推进第二阶段停火谈判,而美国则力推其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草案并施压联合国,该草案已更新至第三版。秦天认为关于美国提出的和平计划,安理会表决存不确定性。美国推动加沙实现和平具有客观上的必要性,因为加沙停火处于第一阶段快要结束但第二阶段无法开启的状态,需要外力推动双方进行下一阶段停火。方案中的派驻国际稳定部队以及建立加沙临时执政机构等内容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很大争议,如建立美西方主导的加沙临时治理机构违反了“巴人治巴”原则,派驻国际稳定部队可能引发冲突等。
由于各方在核心问题上的深刻分歧,加沙停火第二阶段谈判仍迟迟无法启动。未来巴以局势是会朝着缓和重启谈判的方向发展还是会陷入更激烈冲突,和平希望愈发渺茫?秦天分析称,目前加沙的状态既非真正的和平也非马上即将重新陷入大规模战争。回到战争的因素存在,因为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未解决。但抑制战争的因素也存在,如美国不希望加沙停火迅速失败,不断向以色列派出高官游说并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加沙和平方案;国际社会也给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施加了很大压力,以色列重启大规模战事将背上道义负担。因此这种中间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持续多久仍有巨大不确定性。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