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大米危机,彻底戳穿了日本粮食能自给自足的谎言。
去年夏天开始,日本就闹起了“米荒”,米价一路飙升。政府将原因归咎于极端高温、旅游复苏和“地震预警”,真正的问题却避而不谈。
1971年起,为防止米价下跌,日本推行“减反政策”,限制水稻种植面积,引导农民转种玉米、大豆等作物或直接休耕。即便该政策2018年叫停,政府仍通过补贴引导农民少种水稻。
结果呢?日本水稻种植面积从1970年代的超300万公顷,一路缩减到2024年的128.2万公顷,降幅超50%。
高市早苗接手的,正是这样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农业体系:
自然条件受限。日本国土狭长,岛屿和山地居多,适宜耕作的土地不到15%。2050万农业人口要养活1.24亿多人,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人口中50岁以上者过半,米农平均年龄高达71岁,大量农田被闲置或荒废,税收政策让农民宁愿撂荒也不愿流转土地。

这套体系下,任何改革都举步维艰。此前上任的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试图投放储备米减缓米价飞涨,却因中间商公开竞标制度受阻,更引发“农林族”不满:米价下跌会威胁农民收入,导致农民放弃大米生产,进一步威胁日本粮食安全。结果,政府投放的数十万吨储备米,95%被农协囤积居奇。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面对高市的危险游戏,日本民众已用行动表达不满。11月21日晚,数百名日本民众在位于东京的首相官邸前举行集会,抗议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要求其撤回相关表态并作出解释和道歉。
也有日本博主在社交媒体上指出,一旦中国停止对日出口,日本将面临化肥短缺,然后就会出现粮食供应不足;同时稀土也会出现匮乏,从而令高科技产业陷入停滞。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8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用“大东亚共荣”掩盖掠夺本质,让亚洲生灵涂炭,更让自己陷入饥饿绝境;80年后,高市早苗妄图开历史倒车,用世界和平赌政治私利。
但时代早已不同,今天的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中国军队决不答应、决不容忍,而日本脆弱不堪的粮食体系、嗷嗷待哺的老百姓,也经不起任何折腾。
若高市早苗执迷不悟,继续无视民生疾苦、触碰邻国红线,执意与14亿中国人民为敌,等待她的,必将是比80年前更为彻底的失败!
作者: 杜娟
)
)
)
)
)
)
)
)
)
)
)
)
)
)
)
)